六省市超高清频道集中开播,中国“菁彩Vivid”标准彰显全链路实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6 07:54 1

摘要:“这是超高清从技术概念到产业落地的一次关键‘质变’!”——面对近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六省市超高清频道集中开播,有行业人士指出,超高清产业终于从“散沙状态进入有规模、有组织的产业体系”发展新阶段。

“这是超高清从技术概念到产业落地的一次关键‘质变’!”——面对近日上海、江苏、浙江、山东、湖南、四川六省市超高清频道集中开播,有行业人士指出,超高清产业终于从“散沙状态进入有规模、有组织的产业体系”发展新阶段。

据悉,从广电产业链看,我国超高清产业除在显示终端品类方面全球领先外,在国产广播级8K摄像机(如华光影像、博冠光电的产品)、内容制作环节(如马栏山音视频实验室的国产化“菁彩Vivid”标准全链路制播系统)、编码传输环节(如当虹科技、数码视讯等提供支持的国产编码器)以及核心芯片领域,均已形成完整、闭环的自主可控生态链。

随着六省市超高清频道落地开播,超高清内容、终端和应用产业的“规模化”商业机会也正在加速显现。而贯穿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民族自主超高清视听标准“菁彩Vivid”,以及超高清产业推动组织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UHD World Association,缩写为UWA)正是其中关键的“行业进步力量”。

超高清产业,我们为何要追求众多“第一”

我国各产业参与全球行业标准制定并非新鲜事。但在超高清领域,情况却大有不同。

例如,据业内知名数据机构群智咨询(Sigmaintell)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市场超大尺寸电视(75英寸及其以上)出货规模占全球总量将超过40%。2024年全球电视平均尺寸为52.4英寸,增长1.1英寸;而中国市场在“能效补贴”政策拉动下,电视出货平均尺寸更是达到63.5英寸,增长4.2英寸——电视消费尺寸呈现出中国市场与海外市场截然不同的格局。

超高清产业必须依托大尺寸电视等终端设备才能真正落地。从某种角度看,选择在2025年推动国内广播电视台大量引入超高清频道,正是基于“市场已有更多适配超高清的终端落地”这一现实。

中国在大屏超高清终端普及方面遥遥领先,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国外行业机构和企业推动超高清产业时,缺乏足够的本土市场需求和消费侧终端设备支持。可以说,我国超高清产业的领先,是由“技术”、“产业链生态”和“消费水平”三个维度的优势共同支撑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不难理解为何菁彩声(Audio Vivid)能成为全球首个基于AI技术的音频编解码标准、菁彩影像(HDR Vivid)能成为动态HDR视频标准领域的新势力、发布这两项标准的UWA能成为中国首家科技领域国际性产业与标准组织……这些产业创新既显迫切,也承载着历史责任。

换言之,就是要凭借我国超高清消费全链市场的优势,破解全球超高清产业规模化落地应用难题,通过标准先行、生态协同,在超高清产业规模化落地这一“世界级产业课题、视听广电行业的无人区”,走出一条属于中国产业升级和创新的康庄大道,让此前一盘散沙的超高清产业,成为一个组织严密、协同高效、共赢共生的有机体。

HDR Vivid规模化落地,超高清真正步入成熟阶段

从2021年腾讯视频成为全球首个上线HDR Vivid内容的综合视频平台,到深圳卫视率先上星,再到上海台、湖南台与芒果TV的紧随其后,直至此次六省市集体行动……超高清落地已实现从点到线、再到面的升级大势。对消费者而言,最根本的变化在于:内容开始能够匹配大屏4K电视的性能。

据悉,2025年8月29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了三项数字媒体领域关键技术国家标准,覆盖高动态范围(HDR)视频技术的元数据及适配、应用指南,以及三维声技术的编码、分发与呈现等多个环节。这三项国家标准再次推动了UWA联盟“菁彩Vivid”标准体系的升级发展,切实填补了国内相关技术标准的空白,也为设备制造和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

目前,mini LED电视销量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增幅将接近翻番,国内市场消费占比逼近三成。mini LED电视最大的性能优势正是对HDR的支持。通过分区调光技术,电视显示设备的动态对比度得以大幅提升。然而,此前广电系统的信号源、内容采集和制作标准并未融合HDR等技术,导致mini LED电视“有枪无弹”。类似地,许多电视机配备“天空声道”系统,旨在提供三维立体声回放,这也需要内容端的“生产匹配”。

因此,超高清不仅是一个覆盖手机、TV、PC、车载、影院等视听场景的“面”上大规模产业,更是一个从内容采集、制作、传输到回放,涉及众多核心器件、芯片、算法和标准一致性问题的“线性”技术体系——对后者而言,“打通”是衡量产业成熟度的关键形容词。

菁彩影像HDR Vivid标准于2020年9月正式发布,此后不断升级,旨在为行业提供一套全球性的“公共准则”,通过技术标准共识将技术成果串联成可落地应用的实际“工作链”。2025年六省市超高清频道集体落地,标志着这一工作的“成人礼”:线的贯通终于带来面的扩张,超高清产业正式从技术能力准备、试点经验积累,迈向规模价值创造的新阶段。

据悉,在UWA统筹和行业共同努力下,截至2025年8月,共有338款1557个型号终端通过菁彩视听(Audio & HDR Vivid)终端认证;三大运营商的IPTV已在超过7000万台4K/8K机顶盒中完成部署;作为全球首个车载多声道三维声音频标准,菁彩声Audio Vivid已累计上线28款、覆盖超过100万辆智能网联新能源车型……超高清与HDR Vivid标准实现了规模化场景、差异化品类、全栈技术链产品的立体化落地,形成了强大的市场集聚效应和统一的产业共识。

探索与先行,菁彩Vivid打造全球公共产品样板

菁彩Vivid系列技术发布以来,成功推动了相关商业产品的发展。不完全数据显示,“菁彩影像”(HDR Vivid)综合市场占有率达到30%;“菁彩声”(Audio Vivid)则以不到3年的发布时间,拿下了10%的综合市场占有率。

菁彩Vivid之所以受欢迎,源于其在技术、商业模式和产业底座价值三方面的领先性。技术层面,菁彩声是首个基于AI技术的音频标准,首次在音频渲染中引入元数据概念,并首次提供垂直维度声场定位能力;菁彩影像实现了广泛兼容,更采用动态元数据技术,在算法效率、体验效能和可升级潜力上更具优势。

商业模式方面,菁彩Vivid的定位自始便是“公共”产品,而非个别企业或机构的“私有”产品;更采用免费授权方式,以低成本快速推动新应用普及。其发布者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始终坚持开放共赢的全球化合作方针,构建非营利性、非政府、社会公益性组织体系,为行业提供基础公共产品和服务。

在产业底座方面,菁彩Vivid从我国视听广电产业的创新与消费高地出发,辐射全球产业链,构建起核心技术可持续研发创新、核心产业链供应链共赢共生、政府、社会、企业及其他机构协同的“大应用”格局。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在LED、mini LED显示领域的进步与高端显示应用普及化方面的全球领先,为先进技术标准和体验的率先落地提供了消费端基础,与菁彩Vivid标准、超高清视听产业上中游形成良性互动、相互激励的正反馈。

行业人士认为,菁彩Vivid将是我国为全球贡献的视听新标准核心公共产品,我国广电体系大规模超高清化更将成为超高清全球产业实践的样板和标签,UWA联盟也将成为我国相关行业构建全球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关键依托。以中国产业为主导,在数字视听媒体技术核心领域定义未来、塑造未来的时代已经来临,一场更加“菁彩”的视听革命,必将点亮全球用户场景,开创全球视听产业升级的新篇章。

来源:视听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