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粘合剂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鞋类、手机到家具和汽车,都依赖其有效的粘合能力。然而,当前的商业粘合剂,如热固性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粘合剂,由于不可逆的化学交联,难以分离和回收,导致资源浪费。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虽然干燥快,但固化后调整性有限。此外,像脲醛树脂和酚醛树
粘合剂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从鞋类、手机到家具和汽车,都依赖其有效的粘合能力。然而,当前的商业粘合剂,如热固性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粘合剂,由于不可逆的化学交联,难以分离和回收,导致资源浪费。氰基丙烯酸酯粘合剂虽然干燥快,但固化后调整性有限。此外,像脲醛树脂和酚醛树脂这样的粘合剂涉及有毒化学物质,如甲醛,对健康构成风险。这些局限性凸显了对环境友好、具有强粘合性和可再加工性的下一代粘合剂的迫切需求。
在这项研究中,北京大学唐小燕研究员课题组通过N-烷基氮丙啶和戊二硫代酸酐的自发、无催化剂开环共聚,开发并合成了一种简便而坚固的聚合物粘合剂。所得的环状交替聚硫酯酰胺,特别是源自N-苄基氮丙啶和GTA的P(AzBn-GTA),在各种基底上表现出多功能的粘合性,包括异质材料,在钢上的最大粘合强度为17.8 MPa。通过引入多个相互作用位点和定制侧基,实现了内聚能和界面粘合能的均衡组合,赋予聚合物卓越的弹性和韧性。此外,柔性主链和疏水部分的加入使其具有出色的超低温和防水性。通过简单的加热和冷却循环展示了可逆粘合,在10次再加工循环中性能稳定。总体而言,P(AzBn-GTA)的高性能和可重用性超过了先前报道的粘合剂,使其成为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先进可持续替代品。相关论文以“Facilely Accessible and Reusable High-Performance Poly(Thioester Amide) Adhesives with Exceptional Versatility and Environmental Stability”为题,发表在
Advanced Materials上,论文第一作者为Qin Jiaojiao。研究人员首先优化了共聚条件,通过系统研究温度、溶剂、单体浓度和投料比的影响,确定了在CDCl3中以2 mol L⁻¹单体浓度和等效投料比的最佳反应条件。图1展示了PTEAs的化学合成及其作为聚合物粘合剂的粘合过程,包括聚合、涂胶、剪切和压制步骤,为后续性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图1: PTEAs的化学合成及其作为聚合物粘合剂的粘合过程。
通过核磁共振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PTEAs的结构进行了全面表征。图2显示了P(AzBn-GTA)的¹H NMR谱图,揭示了两组信号,源于三级酰胺的顺反异构化。MALDI-TOF MS谱图证实了环状交替结构,而尺寸排阻色谱显示随着聚合进行,摩尔质量增加。热重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法表明,PTEAs具有高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随侧基刚性增加而升高,为调控材料性能提供了依据。
图2: PTEAs的表征。a) P(AzBn-GTA)在CDCl3中的¹H NMR谱图(代表性链微观结构呈环状拓扑)。b) 在CDCl3中通过自发ROCOP获得的P(AzBn-GTA)的MALDI-TOF MS谱图。c) 在不同时间,以甲苯为反应溶剂,AzBn和GTA自发ROCOP产物的SEC轨迹。d) PTEAs的SEC轨迹。e) PTEAs的TGA曲线。f) PTEAs的DSC曲线。
P(AzBn-GTA)的机械性能通过单轴拉伸测试进行表征。图3显示,在25°C时,聚合物表现出弹性体行为,无屈服点,杨氏模量为96 MPa,拉伸强度为4.3 MPa,断裂伸长率为1184%。在15°C时,行为更像塑料,出现屈服现象,杨氏模量和拉伸强度增加三倍,韧性高达54 MJ m⁻³。循环拉伸测试表明,在25°C时,弹性恢复率高达95%,展现了材料出色的回弹性能。
图3: P(AzBn-GTA)的机械性能。a) 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应力-应变曲线。b) 固定应变300%的循环拉伸曲线。曲线为清晰起见水平移动。c) 弹性恢复与循环次数的图。
粘合性能通过搭接剪切测试评估。图4显示,P(AzBn-GTA)在多种材料上表现出良好的粘合性,包括金属合金、木材、玻璃和商业塑料。在钢上的粘合强度高达17.8 MPa,优于许多商业粘合剂。此外,它在异质基底如金属/玻璃、金属/塑料和玻璃/塑料上也表现出强粘合,失效通常发生在基底而非粘合剂层。粘合剂还显示出卓越的防水和抗冻性能,在极端条件下粘合强度保持稳定。可重用性测试表明,经过10次循环后,粘合强度仍保持14.3 MPa,远超文献中大多数粘合剂。
图4: 共聚物的粘合性能。a) P(AzBn-GTA)在各种基底上的粘合强度。星号表示在粘合失效前基底破裂。b) P(AzBn-GTA)在钢/玻璃、钢/塑料或玻璃/塑料基底之间的粘合强度。c) 不同Tg的P(AzR-GTA)s在钢基底上粘合强度的比较。d) 溶剂和高低温抵抗测试。e) 循环粘合测试。f) 宏观粘合测试。g) 粘合强度、h) 可重用性和i) 多维性能的比较, 本工作中的P(AzBn-GTA)和商用粘合剂、前人工作的对比。
粘合机制研究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进行。图5提出了P(AzBn-GTA)在各种基底上的粘合机制,包括氢键相互作用、阳离子-π相互作用、配位相互作用等。模拟显示,与铁基底的界面粘合能高,且内聚能密度大,证实了其强粘合和低温抵抗力,为理解其卓越性能提供了分子层面的解释。
图5: 粘合机制研究。a) P(AzBn-GTA)在各种基底上的粘附机制。b) 通过MD模拟在298 K下建模的P(AzBn-GTA)在Fe基底上的稳定构象状态。
通过自发开环共聚,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简便的方法合成可调侧基的环状PTEAs,其中P(AzBn-GTA)以其优异的机械性能和最高粘合强度脱颖而出。该聚合物在各种材料上表现出卓越的粘合性能、可重用性以及在寒冷或潮湿环境中的稳定性,超越了先前报道的粘合剂。总体而言,P(AzBn-GTA)的优异粘合性能、易于合成、低应用剂量和环保特性,使其成为传统粘合剂的有力替代品,符合循环经济原则,为下一代粘合技术开辟了新途径。
声明: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
来源:老齐的科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