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是我的人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6 07:11 1

摘要:我们总是在阅读和记录中成长的,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在现当代文学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文学即人学的概念。在外国文学课中,从古希腊神话到20世纪西方文学,我真正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老师曾在课堂问过一个问题:如果知道一切都没意义还会努力么?在冬天昏昏欲睡的早晨,我没有仔

转自:嘉兴日报

作者简介:缪雨洁,嘉兴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喜欢写作,热爱生活胜过爱生活的意义。

■缪雨洁

法国学者丹纳在《英国文学史》序言中提出:“Literature,it is the study of man.”文学即人学,是有其本质的、恒定的东西存在的。

我们总是在阅读和记录中成长的,写作是一个很好的媒介。在现当代文学课上我第一次知道了文学即人学的概念。在外国文学课中,从古希腊神话到20世纪西方文学,我真正感受到其中的魅力。老师曾在课堂问过一个问题:如果知道一切都没意义还会努力么?在冬天昏昏欲睡的早晨,我没有仔细思考,点了头。她看着我点头,笑着对我说:“那很好,我们讲那么多20世纪文学,很多作家都知道也许努力完全无意义,但那又怎样呢?接受自己的不开心,不必强求自己开心,任何事情都先去经历,说不定运气好会有惊喜,运气不好就是人生常态啊!但是也要不断地找寻自我。”

那我的自我是什么呢?

我读高中在不高兴时总喜欢抄诗,抄余光中、北岛、聂鲁达,又或是抄一些古诗。抄在明信片上,没有目的地。又或是写诗,写爱、写荒芜、写忧伤。日记本里满是生活,是和暗恋的人分配到同一个考场,是班主任乱发了什么脾气,是返校时间晚了几小时,是今年冬天想买一双什么样的鞋子。对那时的我来说其实没什么意义,就像是流水账或是情感宣泄的出口,只当是打发时间,那还不算真正意义的文学。

我在想我的成长应该是从我写下第一篇不是为了完成任务的作文开始的。我们为应试写了太多无趣的文章,抄了太多的作文素材,背了太多无关紧要的内容。我认为应试作文和自己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大相径庭的。我的日记里有我想表达的东西,但应试的作文里面没有。我写下的第一篇对我来说有真正意义的文章叫《误诊》,很简单,讲述的就是一个误诊的故事,但那是我第一次想要表达一种感情,第一次想要自己写下点什么,那时我高二,我觉得那很可贵。到了大学我在喜欢的专业课上,老师鼓励我们多投稿,因此我结识了《嘉兴日报》的“新青年”。那一刻,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文字赋予我的力量。

从那之后,我总是喜欢用白描记录我身边的人和事。每当我想要表达时,我会写下一段段文字,写爷爷奶奶、写爸爸妈妈、写姨婆姐姐。东亚人总是不擅长直接地向家人表达感情,其中我最感同身受的就是和我的妈妈。我又写了《玻璃裂缝》,写完的那一刻,我和小时候那个一直埋怨为什么我的妈妈从来不能来接我放学的自己和解了。也许很幼稚,可是对我来说这份与自我的和解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我如释重负。

所以文学是什么呢?我问AI,它说文学是时间的琥珀,是他者的镜子,文学让每个闯入者听见自己的回声,又听见完全陌生的钟声。对我来说,文学就是一本写满自我时刻的史诗,是我的人学。其中本质的、恒定的东西就是自我蜕变的历程。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是我们记住的日子。从一名写作者的视角看,文学帮我记住这些日子;从一名读者的视角看,文学让我看到别人的日子。

我想起曾摘抄在日记本中的一句直至今日都记忆犹新的话:“等到人类坐一等车厢而文学只能挤货运车厢的那一天,这个世界也就完蛋了。”但只要有文学,我的世界就永远不会崩塌。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