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眼耳长时间被外界刺激,肾精就像手机电量一样慢慢见底,时间长了不仅眼睛干涩、耳朵发沉,整个人还会没精神、提不起劲。
不少人总觉得没劲儿、手脚凉,以为是“体质弱”,补了很多却没效果。其实问题不在“补得少”,而在“漏得多”。
养生的核心是“守精气神”,可我们的眼耳、舌头、鼻根、意根,就像5个没关紧的“闸门”,日常不注意,阳气就会悄悄溜走,再补也难留住。
眼睛总盯着电子屏刷短视频、看剧,耳朵总塞着耳机听嘈杂音乐、刷直播,这些“五色五音”看似热闹,实则在暗耗肾精。
就像手机一直亮屏会快速耗电,眼耳长时间被外界刺激,肾精就像手机电量一样慢慢见底,时间长了不仅眼睛干涩、耳朵发沉,整个人还会没精神、提不起劲。
想护肾精,就要让眼耳“清净”:每天留半小时闭目养神,少听电子音,多闻风声、鸟鸣,让眼耳歇一歇,肾精才能攒得住。
总觉得清淡的菜没味道,顿顿离不开重盐、重辣、重糖,口味越重,肾水越容易受损。中医说“肾主水”,重口味食物会让肾脏“加班”代谢,时间长了肾水不足,嘴里会总觉得干,连津液都变少。
其实食材本身的鲜味儿最养人,试着做菜少放盐、少放辣,慢慢尝蔬菜的清甜、肉类的鲜香,舌头清淡了,肾水不被过度消耗,阳气自然能稳住。
喜欢喷浓香水、用香薰,觉得“好闻显气质”,却不知道鼻根连着脾胃。过浓的化学香味会刺激鼻根,进而搅乱脾胃功能,比如闻多了香水会恶心、没胃口,就是脾胃在“抗议”。
鼻根需要的是清新自然的空气,不是人工香精,平时少用浓香水,多去公园、树林闻草木香,让鼻根清净,脾胃才能安稳,阳气才不会被“熏”跑。
脑子里总停不下来:担心明天的工作、纠结昨天的失误、羡慕别人的生活,这些“欲望妄想”就是在耗心火。心就像一盏灯,杂念多了,灯油(心火)会被快速烧完,人会觉得累、烦躁,连觉都睡不好。
意根要“简”,别把日子过得太复杂:少想没用的,多做眼前的事;少和别人比,多守自己的节奏,心里清净了,心火不被乱耗,阳气才能稳稳待在身体里。
《黄帝内经》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把精气神守住了,病就不容易来。
养生不用一味找补品,先把这4个“漏点”堵上:眼耳少贪声色、舌头少贪重味、鼻根少受刺激、意根少生杂念,阳气自然会慢慢充足,人也会越来越有劲儿、越来越精神,竟没了“损耗”,身体里的阳气才能慢慢攒起来。
来源:致之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