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个不用药降糖方法,糖友速收藏,空腹超7、餐后超10别错过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6 06:05 1

摘要:后台每天都能收到糖友的留言,问得最多的就是“不想总靠药,有没有办法自己把血糖稳住?”之前我们分享过10个、22个不用药的降糖办法,不少糖友反馈“照着做后,餐后血糖没那么冲了”“不用饿肚子也能控糖”。这次结合2025年最新的控糖研究,还有上千位糖友的真实实践经验

后台每天都能收到糖友的留言,问得最多的就是“不想总靠药,有没有办法自己把血糖稳住?”之前我们分享过10个、22个不用药的降糖办法,不少糖友反馈“照着做后,餐后血糖没那么冲了”“不用饿肚子也能控糖”。这次结合2025年最新的控糖研究,还有上千位糖友的真实实践经验,把方法更新到了36个,还整理成了表格(点击可放大查看),不管你是刚发现血糖偏高,还是已经在控糖路上走了一阵,都能找到能落地的办法。

先跟大家说句实在话:不用药降糖不是“硬扛着不吃药”,而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帮身体找回调节血糖的能力。如果你的空腹血糖经常超7mmol/L,餐后2小时血糖总超10mmol/L,先别慌着焦虑,试试这些不用花钱、容易坚持的办法——很多人坚持1-2个月,血糖波动就小了不少,甚至能减少对药物的依赖(当然,减药得遵医嘱,不能自己停)。

一、饮食调节:控糖的“基本功”,12个细节要记牢

控糖不是“饿肚子”,而是“吃对顺序、吃对种类”,很多糖友就是因为没搞懂这点,才总觉得控糖难。

1. 每口饭嚼20-30次,别狼吞虎咽。吃得太快,血糖会像窜天猴一样往上冲,细嚼慢咽能让血糖慢慢升,给胰岛素反应的时间;

2. 主食掺1/3粗粮,比如白米饭里加燕麦、糙米,面条选荞麦面,馒头买全麦的。精制碳水消化快,升糖也快,加了粗粮能延缓消化,让血糖更稳;

3. 吃饭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肉、蛋、豆制品),最后吃主食。这个顺序能先靠蔬菜和蛋白质垫肚子,减缓碳水吸收,比先吃主食少升2-3个血糖点;

4. 每天吃够1斤蔬菜,绿叶菜占一半以上,比如菠菜、生菜、油麦菜。蔬菜里的膳食纤维能裹住糖分,还能增加饱腹感,避免吃多;

5. 蛋白质选“优质的”,每天一个鸡蛋、一杯无糖牛奶,午餐晚餐各加1两瘦肉(鸡胸肉、鱼肉、牛肉)或2两豆腐。蛋白质能稳定血糖,还能避免控糖时掉肌肉;

6. 别喝含糖饮料,哪怕是“无糖”饮料也少喝,换成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很多饮料里的添加剂可能影响血糖,白开水才是最好的选择;

7. 水果选低GI的,比如苹果、梨、柚子、草莓,每次吃拳头大小,放在两餐之间吃(上午10点、下午3点)。别饭后马上吃水果,不然血糖会“叠buff”升高;

8. 烹饪少放油盐糖,多清蒸、水煮、凉拌,少红烧、油炸。油多了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盐多了对血糖和血压都不好;

9. 每餐吃到7分饱,别撑着。撑肚子会让血糖快速升高,7分饱就是“不饿但也不想再吃”的状态;

10. 别漏餐,尤其是早餐。空腹时间太长,容易引发低血糖,反而会让下一餐血糖反弹更高;

11. 做饭用小号餐盘,视觉上会觉得食物多,能帮着控制食量;

12. 少吃加工食品,比如香肠、罐头、饼干,这些食物里藏着不少糖和添加剂,容易让血糖波动。

二、运动调节:控糖的“好帮手”,8个要点要注意

运动能帮身体消耗糖分,还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但不是随便动就行,得选对时间、选对方式。

1. 餐后1小时再运动,别刚吃饱就动。刚吃饭时血液都在肠胃,运动容易不舒服,餐后1小时血糖开始升高,这时候动效果最好;

2. 每天运动30分钟,比如快走、慢跑、打太极、跳广场舞。不用追求高强度,中等强度就行——就是运动时能说话,但没法大声唱歌的状态;

3. 每周至少运动5天,别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规律运动比偶尔一次高强度运动,控糖效果好得多;

4. 运动前测血糖,要是低于4.4mmol/L,先吃点东西(比如半块饼干)再动,避免低血糖;

5. 运动时带点糖果或饼干,万一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赶紧吃点补充糖分;

6. 别突然加大运动量,要慢慢加。比如今天走20分钟,下周再加到30分钟,突然剧烈运动容易让血糖波动;

7. 体重超标的糖友,先从散步开始。体重太大时跑跳对膝盖不好,散步更安全,等体重降点再换其他运动;

8. 不方便出门的话,在家也能运动,比如原地踏步、做广播体操、用弹力带练力量。

三、生活习惯:控糖的“隐形防线”,10个习惯要养成

很多糖友忽略了生活习惯,其实睡眠、情绪这些,对血糖影响特别大。

1. 每天睡够7-8小时,别熬夜。熬夜会让身体分泌升糖激素,第二天血糖容易偏高;

2. 睡前1小时别玩手机,别喝咖啡、浓茶。这些会影响睡眠质量,睡不好比睡不够更伤血糖;

3. 每天固定时间测血糖,比如空腹、餐后2小时,记录下来。这样能知道哪些习惯对血糖好,哪些不好;

4. 别吸烟,别喝酒。吸烟会损伤血管,影响血糖控制;喝酒会让血糖先降后升,尤其空腹喝酒容易低血糖,特别危险;

5. 每天喝够1500-2000毫升水,别等渴了再喝。水不够会让血液变稠,影响血糖代谢,白开水、淡茶水都可以;

6. 学会调节情绪,别总生气、焦虑。情绪激动时,身体会分泌激素让血糖升高,遇到事可以深呼吸、听听歌,别钻牛角尖;

7. 每天泡脚10-15分钟,水温别超过40℃。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对糖友的足部护理也有好处,但要注意别烫着,最好用温度计测水温;

8. 穿宽松的鞋子袜子,别穿紧鞋、高跟鞋。糖友足部感知可能变差,紧鞋容易磨破脚,万一感染不好恢复;

9. 每天摸一摸脚,看看有没有伤口、红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别拖成大问题;

10. 定期去医院复查,不光查血糖,还要查血压、血脂、眼底。控糖不只是降血糖,还要预防并发症。

四、其他细节:控糖的“补充项”,6个小技巧要记住

这些小技巧看着简单,但坚持下来,对控糖也有帮助。

1. 吃饭时别看电视、别玩手机。分心会让人不知不觉吃多,专心吃饭能更快感觉到饱;

2. 每天吃一把坚果(比如核桃、杏仁),但别超过20克。坚果里有好脂肪,但热量高,吃多了会胖,反而影响血糖;

3. 家里别囤零食,尤其是甜食、薯片。眼不见心不烦,想吃也没的吃,能减少诱惑;

4. 控糖别自己瞎琢磨,多跟医生、营养师沟通。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适合的方法也不同,专业建议更靠谱;

5. 跟家人一起调整饮食。家人吃的健康,自己也更容易坚持,比如全家一起吃粗粮、多吃蔬菜;

6. 别追求“快速降糖”,血糖降得太快容易不舒服,慢慢稳下来才好。控糖是长期事,别想着一口吃成胖子。

最后再提醒一句:这些方法适合血糖偏高,或者需要辅助控糖的糖友。如果血糖已经很高,或者医生明确说需要吃药、打针,千万别自己停。这些不用药的方法,是帮你更好地控糖,而不是替代治疗。

希望这36个方法能帮到大家,要是觉得有用,就收藏起来慢慢看,也可以转给身边需要的糖友。控糖路上,咱们一起加油!

来源:和风醉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