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主任提醒:过了63岁后,宁可打打麻将,也别在家随意做3件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3 23:07 1

摘要:刷到这条,心里咯噔一下的人,今晚大概率在沙发上窝了俩小时以上,手里还攥着遥控器。

“63岁,不是退休证,是健康倒计时。

刷到这条,心里咯噔一下的人,今晚大概率在沙发上窝了俩小时以上,手里还攥着遥控器。

别躲,说的就是你。

《柳叶刀》刚甩出来的数据够直白:每天打麻将≤2小时,老年痴呆风险直接砍42%;可一旦超过4小时,大脑灰质萎缩速度跟通宵刷短视频的00后一个德行。

翻译成人话——牌桌可以救脑子,也能偷走脑子,关键看屁股啥时候离座。

有人抬杠:我不打牌,我养生。

行,看看卫健委新鲜出炉的“2023老年人作死清单”:

- 踩着塑料凳换灯泡,摔进急诊的比去年多三成;

- 空腹吞五粒钙片+三勺蛋白粉,肾内科病房里一半是自找的;

- 最离谱的是“智能泡脚桶”低温烫伤,42℃泡到睡着的,截肢都有。

养生圈里最火的维生素D,现在被医生叫“隐形刀片”。

北京朝阳医院肾内主任上周发朋友圈:七十岁大爷一天炫八粒,血钙飙到3.5,直接昏迷。

问家属为啥吃这么多?

答:“直播间说补得越多,骨头越年轻。

”医生翻白眼:再补下去,骨头没年轻,肾先退休。

那到底还能干点啥?

给你三张“保命卡”,不花大钱,只改习惯:

① 麻将闹钟法

手机设90分钟倒计时,一响就起身洗牌——站着洗,原地踮脚30下。

别小看这动作,下肢静脉血栓被这招治得服服帖帖。

上海六院血管科统计,坚持仨月,腿部肿胀投诉率掉一半。

② 厨房“三不踩”

不踩板凳、不踩纸箱、不踩扫地机器人。

实在要够高,买根十块钱的“取物杆”,用完挂门后,比护腰还管用。

③ 保健品“拆盲盒”

把家里瓶瓶罐罐全摆桌上,手机扫码录进“国家食药监”小程序,一秒查出真假。

再拿张便利贴,真缺啥写啥,先去医院抽管血,缺D补D,缺钙补钙,不缺的送人。

别心疼,送出去的是毒药,换回来的是人情。

最后说个冷知识:广州越秀区今年给独居老人发“防摔气囊腰带”,一摔就充气,屁股着地也弹起。

老爷子老太太现在天天盼着摔,摔完跟邻居炫耀:“看,气球屁股!

”——心态稳了,骨头反而更硬。

63岁不是坎,是换档。

踩错油门,医院躺平;踩对刹车,还能蹦跶三十年。

今晚就从沙发站起来,去给麻将桌定个闹钟,顺带给扫地机器人放个假——它不累,你累。

来源:博主爱健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