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它只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的振动或转动。简单理解,非电离辐射就像一阵微风吹过风车,风车会转动(分子或原子振动),但不足以把风车吹散架,掉落零部件(原子失去电子)。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光、微波炉、wifi信号都属于非电离辐射
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不能经常拍CT,因为CT带有辐射,对身体有伤害。但很多人可能只知道辐射会伤害身体,却不知具体是怎样伤害。今天一次性给你讲清楚。
辐射分为两类,分别是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这个分类是理解辐射最关键的一步,也很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对人体的影响。
辐射的分类
非电离辐射能量较低,不足以使原子或分子发生电离,它只能引起原子或分子的振动或转动。简单理解,非电离辐射就像一阵微风吹过风车,风车会转动(分子或原子振动),但不足以把风车吹散架,掉落零部件(原子失去电子)。日常生活中的可见光、微波炉、wifi信号都属于非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能量低,主要作用是使分子或原子振动,从而使物质发热,因此基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电离辐射能量高,它主要是有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等多种类型。
α射线是α粒子流,β射线高能电子流,而γ射线和X射线都属于光子(从波粒二象性的角度,可以认为它是粒子)。简单理解,他们就是放射性物质发射出的极小的、数量极多的“子弹”,它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实体物质,只是因为太小而肉眼看不到而已。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了以上基本概念后,你就能理解辐射或者说射线怎样伤害人体了。在宏观角度,子弹打过来会损害人体组织,甚至穿透人的身体,如果打到要害部位还会很快引起人体死亡。同样,在微观世界,无数颗极小的“子弹”打到人体,会打到人体的细胞,甚至打中细胞中的DNA并使其断裂。如果量很小,那小部分细胞死亡是不会对人体有啥影响的。但如果“子弹”的量特别多,死亡的细胞就会很多,那就会产生影响了。这就是射线对人体的微观作用机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医院常用的CT微观上来说就是X射线,偶尔一次的话,人体遭受的“子弹”是很少的,受伤或死亡的细胞在一段时间后就能“修复”或者“更新”。
既然是实物的粒子,那它就像子弹一样,是有传播距离的,也是能够被挡住的。比如α粒子,它的穿透能力就很弱,在空气中只能飞行几厘米,一张纸就能挡住;而β粒子穿透力比α粒子强一些,但一片几毫厚米的塑料也能有效阻挡;而γ射线和X射线的穿透力是极强的,几十厘米到一米多厚的混凝土(对应不同能量)才能够有效阻挡。
另一方面,射线对人体的损伤也与接触的量有关。因此从防护的角度来说,首先就是非必要不接触。当然,放射性物质属于重点管控物质,日常生活中也随随便便接触不到。而对于不得不接触的人员,比如一些放射性工作人员,其防护的核心就是“距离”和“时间”,比如尽可能远程操作、减少接触时间,如任务细化,不同任务不同人员操作等。
来源:健康快乐过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