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郭宇欣这个名字,上周还在热搜尾巴,今天已经挂在东南亚榜一,连我楼下卖炒面的阿姨都在问:这姑娘谁?
8000万,一集。
不是电视剧,是短剧,上厕所的功夫就能刷完。
郭宇欣这个名字,上周还在热搜尾巴,今天已经挂在东南亚榜一,连我楼下卖炒面的阿姨都在问:这姑娘谁?
数据太冷,说点热的。
她那场“芬德拉”爆了的第二天,同组灯光师发朋友圈:现场灯烤到45℃,郭宇欣的妆花了三遍,她拿手机前置直接补,拍完才说“先别发,脸肿”。
结果片方一刀没剪,弹幕飘过一句“睫毛都是汗,信她真失恋”,播放量瞬间又多出两千万。
原来观众早烦透了滤镜磨皮,就想看点“活人”。
另一边,李柯拿到2000万代言费,数字听着像手机号。
品牌方提了个要求:直播时不许眨眼超过三次,说这样显得“高级”。
她回家把镜子搬阳台,对着太阳练,第二天结膜炎进医院,药水自费58块。
网友笑她“挣2000万花58”,她回了个表情包:花西子眼影盘,一盘刚好58。
广告鬼才,活该她赚。
榜单最刺激的是邓灵枢,一个月从第六蹿到第四,把王小亿挤得没脾气。
《暗夜行者》里她演卧底,有一场被按进水池,导演喊卡,她还在水里吐泡泡,说“再憋三秒,能听见心跳声”。
就这三秒,豆瓣涨0.2分,商务涨800万。
短剧圈第一次因为“演技”上热搜,不是“狗血”。
有人欢喜有人慌。
刘念、王格格,昔日甜宠一姐,最近集体改头像,灰的灰,黑的黒,像集体失恋。
后台采访,刘念憋半天说句实话:“再演傻白甜,我妈都要拉黑我。
”
于是新剧里她拿起了手术刀,第一集把男主阑尾割了,弹幕:甜宠变甜刀,可以的。
幕后更卷。
赵佳那部《唯她是图2》,80万一集,烧掉一部小成本电影的钱。
制片掰着指头算:男主西装高定12套,女主一场哭戏用掉3瓶SK2当眼泪,因为“不能糊妆”。
结果播出当天,观众刷屏:景太美,剧情没看清。
赵佳在群里发语音:“姐妹们,下次咱直接拍风景MV得了。
”
圈外人也想分杯羹。
平台放出风,2026要玩“短剧+”,一边看一边加购物车,男主同款T恤一键下单。
我试了下内测版,点进去三秒,跳出提示:您已购买成功。
吓得我连夜卸载,穷得只剩心跳。
最魔幻的是海外。
郭宇欣的TikTok账号下,泰国粉丝求她开泰语课,越南粉丝要把她剪进“卡点女神”合集。
她不会泰语,干脆每天发一条“萨瓦迪卡”对口型,点赞50万。
有人骂她敷衍,她回:先让外国人记住中国脸,再让他们学中国话,顺序不能反。
竟无法反驳。
热闹看完,留点冷思考。
头部演员一年少拍10部,钱反而翻三倍,说明观众终于肯为好东西付钱。
可“好东西”的标准越来越怪:要爽、要真、要带点疯。
于是演员拼演技,制片拼烧钱,平台拼算法,观众拼耐心。
最后谁赢?
可能是那个还没红的小透明,正蹲在横店吃10块钱盒饭,心里默念:再忍一忍,等观众看腻滤镜,就轮到我了。
你最近被哪部短剧拿捏?
是喜欢“一集上头”,还是“看完骂编剧三天”?
留言区放狠话,看谁比剧情更狗血。
来源:小可可玩具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