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昨晚刷到Vogue推送,说再生丝绸丝巾成了2023最火单品,我直接笑出声——环保?
一条丝巾,居然能把我这个月薪五千的社畜和Gucci秀场隔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
昨晚刷到Vogue推送,说再生丝绸丝巾成了2023最火单品,我直接笑出声——环保?
我环保袋都舍不得买,现在告诉我丝巾要环保?
可下一秒我就笑不出来了。
Stella McCartney用蚕茧废料做的丝巾,官网标价三千八,评论区一水儿“值得”。
值得啥?
值得我半个月工资买块布?
但手指还是诚实地往下滑,直到看见Bottega Veneta男模把45cm宽的大丝巾当腰带,我突然想起肖战上周机场图——同款系法,他那条据说炒到五位数。
原来穷的是我,不是丝巾。
今早地铁上,我盯着对面女孩脖子上的窄条丝巾,150×30cm那种,随着列车晃动扫过她西装翻领,像在给空气挠痒。
突然意识到:这哪是配饰,分明是打工人的铠甲。
郑秀妍用它替代项链,宋妍霏直接裹成抹胸,而我——连淘宝十九块九的化纤方巾都要犹豫三天。
最扎心的是Theory新出的“丝绸+莱卡”混纺,广告词写着“适合搭配运动休闲装”。
翻译成人话:你穿卫衣牛仔裤也能假装精致。
我摸了摸起球的卫衣下摆,想起上周被领导吐槽“穿得像来公司收快递的”,当场打开购物软件。
然后被温感变色款劝退。
Fendi和MIT合作的黑科技,体温升高就变色——社畜连发烧都要请年假,哪有空欣赏自己脖子热到发紫?
但真正破防的是AR试戴。
Instagram那个滤镜,往脸上一贴,系统立刻给你匹配三条虚拟丝巾,还能调节光泽度。
我玩了一晚上,最后截图发闺蜜:“看,零成本拥有爱马仕。
”她回:“不如直接买条真铜氨丝,垂坠感一模一样,价格零头。
”
我跑去搜了铜氨丝,发现详情页写着“可机洗”。
瞬间心动——去年花两百买的真丝方巾,手洗一次就报废,现在还在衣柜里当抹布。
意大利那个可水洗真丝更离谱,说直接扔洗衣机搅,我盯着买家秀里搅了十次还锃亮的丝巾,感觉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下班路过商场,看见专柜小姐姐在演示日本超声波清洗仪。
她把沾着口红印的丝巾放进去,三分钟拿出来,口红没了,丝绸没坏。
围观人群发出惊叹,我默默算了笔账:机器一千二,丝巾三千八,清洗一次电费两块——合着我得系够五百次才能回本?
最后买了条天丝™莱赛尔纤维的。
不是突然有钱,是看见标签上GOTS认证,想起环保袋都舍不得买的自己,突然想对地球好一点。
九十乘以九十公分,当晚就学着秀场上当披肩,结果在卫生间镜子前折腾半小时,系出来的结活像外卖袋死扣。
第二天还是戴去了公司。
电梯里碰见领导,她盯着我脖子看了三秒:“哟,换风格了?
”我扯了扯丝巾下摆,发现它居然没静电——原来三醋酸真的不吸头发。
那一刻突然懂了:什么环保科技元宇宙,都是虚的。
能让打工人每天多睡十分钟、不用粘毛器滚全身的单品,才是好单品。
现在它挂在我工位椅背上,午休当小毯子,空调冷时裹肩膀,咖啡洒了直接擦——反正天丝耐造。
昨晚看ELLE推送,说丝巾未来可能做成智能穿戴,能检测空气质量。
我摸了摸起球的卫衣,突然没那么焦虑了:再贵的黑科技,也遮不住我眼下的黑眼圈。
但九十公分的布料,确实能让打工人的今天,比昨天体面五公分。
本质?
不过是我们用尽全力,在生存缝隙里给自己系的,一个能呼吸的结。
来源:修罗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