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个在舞台上唱了十五年的男人,被手机里的一群陌生人推着走不下去,工作被掐断,朋友被指名,孩子上学都多了道口头审查,这不是剧本,而是李行亮的日常
一个在舞台上唱了十五年的男人,被手机里的一群陌生人推着走不下去,工作被掐断,朋友被指名,孩子上学都多了道口头审查,这不是剧本,而是李行亮的日常
10月13日,他发了那篇维权长文
“我和麦琳坐在沙发上,一句话说不出”
一句实话,敲开一年沉默的壳
去年8月,综艺《再见爱人4》找来
导演说要一对“普通夫妻”
李行亮原本不想上镜,歌还唱得动,没必要掏家底
但婚姻里确实卡壳,他想借节目找答案
麦琳点头,合同就落了印
节目播出第三天
热搜满屏都是两人的争吵片段
镜头只留下对立,弹幕只要情绪
观众一句评判,成了他们生活的标签
第七天起,假“同学”长文横飞
“早就家暴”“早就外遇”,时间对不上,图也糊
一条谣言,却转一次就够扩散
李行亮团队想澄清
合同里有保密条款,不能随意发声
他幻想“清者自清”,结果发现清白从不自带音量
真正的噩梦是“开盒”
群里有人写好举报模板
电话怎么打,语速怎么放
成功后还复盘,像流水线一样更新
这已不是吐槽,是系统工程
2024年初,南昌演唱会刚官宣
同一批人冲进审批口
理由:节目言论不当
名字被连夜划掉,后面排队的商务也跟着撤
更离谱的是十一假期
有人凭空想象他要去某地唱歌
当地窗口被炸了电话
官方回复“未审批”后,网络立刻刷满“被封杀”
李行亮根本没接那场活,却被贴上另一次封禁标签
半年过去,通告剩个位数
连合影的摄影师都怕被连坐
品牌只说一句“再等等风声”
零工作,零进账,零解释
家里不能等
孩子转学被要求补材料
理由是“家长舆情风险”
麦琳开始拍短视频,夜剪到两点
李行亮硬拉杠铃,用肌肉抵住焦虑
生活像救火,一边灭一边冒
更冷的风在后台
长辈被私信问候
朋友被人肉牵连
有人翻出多年前的旧手机号连夜骚扰
手机震动到凌晨四点还不消停
李行亮第一次明白:沉默不是高尚,而是默认
10月13日,他丢出十多张截图
从投诉模板到人肉清单
“这是有组织的网络暴力,不是情绪宣泄”
法律程序也同步启动
有人说,艺人站在台上就要扛所有舆论
也有人认为,平台剪辑制造冲突就该兜底
现实是,平台只说“已关注”,键盘手换下一个目标
受伤的永远是真人
看同节目其他嘉宾
傅首尔停更大半年
张婉婷公开求立法
一档情感综艺留下一串崩溃名单
镜头挑刺眼的三秒,观众却以为看到全部
网暴群自称“舆论监督”
内部却升级“战术”
从艺人到亲友,再到合作方
直到目标彻底没舞台,才换下一个对象
他们用流量挣钱,不承担一句道歉
李行亮决定耗到底
律师先做网络侵权取证,再盯有组织行为
判决不会快,但方向已定
他不想靠同情票换流量,只要一个公断
歌手该靠作品说话
维权只能靠法律
舆论能否停下,不在唱功,也不在片酬
在每一次点击与转发
节目把真实切成碎片
网络把碎片磨成刀
没人想做下一个例子
你怎么看
1。艺人签综艺,是否必须背一切舆论代价?
2。平台、粉丝、键盘手,谁该为“开盒”埋单?
评论区聊聊
究竟是继续围观热闹,还是给“网暴流水线”踩刹车
来源:多才蛋糕fP9cn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