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4日,京东在“11.11惊喜开放日”上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一款定价10-12万元的轿车,并计划在“双11”期间独家开售。这款车虽未正式亮相,但多方线索指向其或为广汽埃安S的衍生版本,而京东则明确表示“不参与制造,专注
2025年10月14日,京东在“11.11惊喜开放日”上抛出一枚重磅炸弹——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一款定价10-12万元的轿车,并计划在“双11”期间独家开售。这款车虽未正式亮相,但多方线索指向其或为广汽埃安S的衍生版本,而京东则明确表示“不参与制造,专注销售与用户洞察”。这场跨界合作背后,是电商巨头对汽车消费链条的深度渗透,也是传统车企与新能源供应链的强强联合。
京东的算盘打得很清楚:作为拥有6亿用户的电商平台,其优势在于用户行为数据的精准捕捉与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能力。通过分析海量购车搜索、配件购买、养车服务记录,京东能快速锁定10-12万元价格区间消费者的核心需求——通勤代步、低使用成本、基础智能配置。而广汽埃安S系列自2019年上市以来,累计销量超26万辆,2023年月均销量稳定在2万辆以上,其纯电平台、中欧双五星安全车身、弹匣电池等技术积累,恰好能满足京东对“亲民价格+可靠品质”的筛选标准。宁德时代的加入则补全了换电生态的拼图,其“巧克力换电”方案将电池拆解为标准模块,支持2分钟极速换电,解决了纯电车型的里程焦虑,也为京东打造“一站式购车体验”提供了技术支撑。
从已披露的信息看,这款车的设计逻辑与埃安S一脉相承,但更聚焦日常使用痛点。例如,埃安S MAX通过加长轴距至2760mm、优化后排头部空间至965mm,提升了家庭出行的舒适性;而新车或延续这一思路,在10-12万元价位段提供越级空间。智能配置方面,埃安S MAX搭载的14.6英寸中控屏、科大讯飞语音交互、ADiGo 4.5车机系统等,可能被简化后下放至新车,以控制成本。换电模式的引入则是关键差异化——用户可选择“车电分离”购买方案,降低购车门槛,同时通过宁德时代的换电站网络,实现“像加油一样方便”的补能体验。这种模式在B端市场已验证可行性:2025年8月,广汽埃安与时代电服合作的3000辆换电车型完成北京首批交付,司机日均接单量提升30%。
尽管京东强调“不造车”,但其角色远不止于销售渠道。通过“线上定制+线下快提”模式,用户可在京东APP选择标准版、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等套餐,甚至参与新车设计投票——这种“C2M反向定制”策略,正在重塑汽车生产逻辑。更值得关注的是,京东将3000家养车门店、4万家合作网点与购车流程打通,用户可同步预约贴膜、安装行车记录仪等服务,实现“提车即用”。这种全生命周期服务,正是京东构建“买、配、养、用、换”闭环的关键一步。
合作并非没有隐忧。广汽投资者关系部门透露,各方暂无成立合资公司的计划,这意味着资源整合需依赖契约约束,而非股权绑定。此外,消费者对线上购车的接受度仍待提升——多数人习惯线下试驾后再决策,而京东的线下网点密度能否支撑全国试驾需求?换电模式的推广也面临挑战:截至2025年10月,宁德时代计划建设的1000座换电站,尚不足以覆盖全国,初期可能仅在重点城市布局。
但机遇同样显著。10-12万元市场长期被燃油车占据,纯电车型渗透率不足15%。若新车能通过换电模式解决里程焦虑,叠加京东的流量与补贴(“双11”期间购车养车最低5折),或能复制五菱宏光MINI EV的爆款逻辑。更重要的是,这场合作验证了电商巨头跨界汽车行业的可行性——当京东用“卖手机”的思维卖车,当广汽用“造灯塔工厂”的标准造10万级轿车,当宁德时代用“巧克力电池”重构补能体系,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规则,正在被重新书写。
来源:敢动派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