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批游客涌去景德镇旅游,高峰阶段鸡排哥动员全家,出了9个摊位。
国庆期间,景德镇的“鸡排哥”火得一塌糊涂。
一个卖炸鸡排的小商贩,金句频出,生意火爆却有条不紊。
很多人说他的鸡排6块钱,能吃出60块的情绪价值。
大批游客涌去景德镇旅游,高峰阶段鸡排哥动员全家,出了9个摊位。
不过,假期结束,鸡排哥的直播间“降温”,
有人质疑,原本关闭直播打赏的鸡排哥,直播间突然出现了一些大额刷礼物的场景。
此前,鸡排哥曾称自己没有签约任何机构,目前主业还是在卖鸡排。
有人盘点了一下,预估鸡排哥单场打赏收入不菲。
这跟他口中所说的初心和努力,包括把一件事情专注做到极致,是否相悖呢?
有的人嘲讽,再怎么会说话,也还是逃不过人性贪念驱使,
最后还不是回归到捞钱,吃相难看。
我倒是觉得,鸡排哥没毛病,他的贡献已经配得上这个收入。
毕竟是一己之力带动景德镇旅游增长60%的人,他的精神输出是实际的经济增长数字。
我在想,可能我们太“非黑即白”了,对“正确”和“不正确”的评判过分受制于概念本身。
鸡排哥强调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和功夫,就挣不得互联网的钱了?
又或许,一个草根人物爆火、变现,刺痛了同样身为普通人、却一直汲汲营营还没能出头的我们。
我看到过这样一笔账,算的是鸡排哥如果单挣卖鸡排的辛苦费,每天的收入是多少。
一个鸡排原材料的成本是2-3块钱,加上腌料、燃气这些几毛,鸡排哥定价卖学生5元,路人6元。
算下来一块鸡排也就挣个2-3元。
他一个摊位、两个油锅,一次能炸5个鸡排,5分钟完成一锅。那就是每分钟3块钱的收入呗。
没火之前,每天出摊5个小时,即便客单从不间断,也就是300min*3=900元收入。
现在火了,无非是叫亲人朋友多开几个摊位,大家分头多挣点工资,
但别的摊位还毕竟是“分店”,热度过去之后远不及鸡排哥本人出摊的效益。
走互联网的路子,不仅能帮本地持续扩大旅游宣传,也能带动一些相关同款产品的发展,比如辣椒面什么的。
一个人火起来,是幸运和长时间的积累共同作用。
但互联网日新月异的速度大家也都知道,大多数人物和账号,是没办法长虹的。
所以普通人抓住机会,对自己、对家庭、对他所在的社区都有助益的事情,又没有违背公序良俗,谈何有错呢?
如果一个人太自视清高,把送到眼前的正当机会视作“不干净的钱”,
又或者说,想把自己的沉寂,归结为一直没有遇到看得上的“好机会”,那才是可笑的。
另外,我觉得鸡排哥很让人佩服的一点,是他靠坚定撬动了流量。
他长久以来尝试、实践各种地摊小生意,一开始为了糊口,后来慢慢地,是真的认可炸鸡排这件小事。
并且,他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到食品安全和卫生,已经足够了不起。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但很多人把大部分时间,浪费在了做自己并不认可的事情上,
也没有信心做到一个目标程度,只是为了赚一份钱糊口而已。
有点闲暇,就用来嫉妒和嘲讽别人了。
其实都还是挺不甘心的吧。
那么从今天开始——
要么换一个视角、换一种方式对待手头上的事,要么早做打算,做一份自己愿意全情专注投入的事情。
你说呢?
来源:黄小读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