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促发展 众擎谋未来——赤峰市名校长培养工程2025年专家入校诊断暨宁城县第八教育集团化办学共建活动纪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5 20:48 1

摘要:金秋在即,教育启新,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一场深刻而温暖的教育对话如期进行。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韩蒙园长作为赤峰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学员,按照赤峰市教育局要求,为诊断和鉴定其学习效果,2025年10月13日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迎来了一场聚焦专业、凝聚

十月你好

Hello October

see you in September

金秋在即,教育启新,在这充满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里,一场深刻而温暖的教育对话如期进行。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韩蒙园长作为赤峰市名校长培养工程学员,按照赤峰市教育局要求,为诊断和鉴定其学习效果,2025年10月13日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迎来了一场聚焦专业、凝聚智慧的教育盛会——“诊断促发展,众擎谋未来”专家入校诊断活动。本次活动特邀上海师范大学罗文蔚教授及其专家团队进行评估指导,赤峰市名园长培养对象及所在幼儿园教师50余人、赤峰学院张海燕教授,宁城县教育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领导及宁城县第八教育集团、区域幼教联盟领导及各单位骨干教师共100余人齐聚一堂,共赴一场以诊断为镜、以协作为桥的深度研讨。

书签寄语 共话教育

秋日的暖阳洒满幼儿园,与会专家和幼教同仁们纷至沓来,在互动书签上留下对“活教育”深刻思考后的印记。

活动开始前,参访的教育同仁们共同参观了幼儿园的课程成果、教育期刊、课程画展以及园所发展成果展。

局长致辞 期许未来

此次活动由我园业务园长翟艳伟主持,欢迎会上,宁城县教育局的母翔鹏局长为活动致欢迎词。他代表县教育局,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达了诚挚的感谢,并强调指出,此次诊断不仅是对宁城一幼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验,更是推动宁城县学前教育协同发展、共谋未来的重要契机。同时,这也是第八教育集团成立后的首次深度共研,为集团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明标定向 聚焦诊断

上海师范大学罗文蔚教授在活动开始对本次诊断的核心目标与流程进行介绍。

专题汇报 彰显内涵

作为赤峰市名校长培养工程的学员,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韩蒙园长以《传承·创新·引领——以“活教育”撬动幼儿园高质量发展》为题,呈现了一场融合战略高度与实践深度的专题汇报。她紧扣名园长的示范引领职责,围绕园所文化凝练、教学质量提升、课程体系优化、教师专业发展四大核心维度,系统梳理了“活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实践探索路径。同时,以“诊断—协作—共生”机制为切入点,直面发展瓶颈,邀请专家与现场教育同仁共同诊断与指导。

集体教学观摩

——AI融合 生态教学

课堂是教育理念实践的土壤。我园两位教师分别呈现了生活化的集体教育与现代AI技术的融合课堂。这两节活动不仅是课堂改革的展示,更是“活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效践行。

01

02

项目课程案例

——落地乡土 回归儿童

姜晓艳老师分享了“我们与家乡”项目课程下的《致高桥 爱家乡》。该课程生动呈现了一场深植乡土、滋养童心的项目课程实践活动。作为“我们与家乡”项目课程的核心成果,它通过“根文化”的深入挖掘与“活教育”理念的有机融合,充分展现了园本课程在地化创新的实践过程。

实地观摩 以境育幼

环境是支持儿童发展的“第三位老师”。专家与幼教同仁们实地观摩了我园的室内外环境创设。从与课程联动的主题墙面,到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区角游戏;从充满自然野趣的户外自然资源与充满挑战的户外设施,到展现幼儿个性化学习轨迹的微小细节,我园“活教育”的环境理念得到了直观而生动的呈现。

专家把脉 精准诊断

最后,罗文蔚教授从数智技术与学前教育融合的方向,依据之前拟定的诊断方案的框架,结合一天的观摩活动,为我园的课程建设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1.整体诊断与评估:亮点与优势

罗教授充分肯定了我园课程建设工作基础扎实,体系完善,尤其在以下四个方面表现突出:

(1)理念引领,方向明确: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以陈鹤琴先生“活教育”思想为核心,确立了“自然、开放、多元、互动”的课程理念,并将育人总目标分解为“健全的身体、合作的态度、创造的能力、世界的眼光”四个维度,方向清晰,贯穿于整个课程方案,为课程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根基和明确的行动指南。

(2)体系完整,架构清晰:课程体系采用“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的双轨结构。基础课程依托南师大的“卓越课程”确保了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而三大园本拓展课程——“我们与未来”、“我们与自然”、“我们与家乡”,则充分立足于园所和宁城县的本土资源,做到了“顶天立地”,架构非常清晰。

(3)科研引领,动力强劲: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高度重视教科研工作,以三项高级别立项课题(尤其是自治区级的非遗文化课题)为引擎,驱动园本课程的深度开发。在质量分析报告中,多次提及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结合,如非遗文化市集、研学活动等,这表明贵园已经找到了“科研兴园”的核心动力。

2.核心问题与深度剖析

罗教授在肯定成绩的同时,针对我园发展中的瓶颈也做了进一步的剖析:

问题:“双轨并行”——基础课程与拓展课程的深度融合困境。

问题根源在于,如何让预设性的基础课程主题,能够有机地“长”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拓展性项目活动?或者,如何让正在进行的拓展项目中的经验,反哺和深化基础课程的学习?目前两者之间还缺少一个有效的“转化器”和“连接桥”。

交流互动 智慧碰撞

赤峰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张海燕教授从园所文化、课程落地、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精准的诊断与反馈,张教授强调文化、课程的最终落脚点是儿童,以儿童的视角去思考教育、思考课程育人的有效方式。

在随后的答疑互动中,我园教师及与会教师踊跃发言,在场的名园长、各单位代表针对一天的诊断活动进行了反馈交流,充分肯定了我园园所文化在课程建设和教师队伍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总结发言 寄语未来

宁城县教育局体卫艺幼副股长刘颖为此次活动做了最后的总结,她充分肯定了宁城一幼办园质量的显著提升和在地化课程的有效开展,同时对专家入园的诊断与指导表示诚挚的感谢。刘股长指出此次活动不仅仅是对宁城一幼的诊断把脉,更是推动宁城县总体学前教育优质、协同发展的良好契机。她倡导第八教育集团化办学单位及各园所也以此为契机,深化资源共享与经验互鉴,共同推动宁城教育高质量发展。

诊断是契机,发展是目的,众擎是力量,未来是方向。 本次入园诊断活动,不仅为我园注入了前沿的教育理念,更搭建了一个区域联动的研修平台。宁城县直属机关第一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必将以此为新起点,将专家与同仁的宝贵建议内化于心、付诸于行,与所有幼教同行一道,携手共进,众擎未来,为继续谱写宁城教育发展新篇章贡献力量!

活动结束,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散状递到客人手中,这不仅是一份甜美的心意,更是在地化课程中,乡土文化从幼儿园“生长”出来,走向生活的生动实践。

来源:草原古都生活宝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