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瑞CEO急喊:中国临床试验速度是美国5倍,不合作真要掉队了!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15 21:32 1

摘要:“中国的研发速度是美国的5倍,美国制药业必须合作,否则只会被甩开!”10月14日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晚宴上,辉瑞CEO艾伯乐一句话让满场政商界人士陷入沉默——当华盛顿还在酝酿对华医药关税时,这位全球药企巨头的掌舵人,已经用6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投下了“合作选

“中国的研发速度是美国的5倍,美国制药业必须合作,否则只会被甩开!”10月14日纽约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晚宴上,辉瑞CEO艾伯乐一句话让满场政商界人士陷入沉默——当华盛顿还在酝酿对华医药关税时,这位全球药企巨头的掌舵人,已经用60亿美元的真金白银投下了“合作选票” 。

辉瑞CEO艾伯乐

这场“公开喊话”更像一次清醒的“现状播报”。艾伯乐口中的“5倍差距”,戳中了美国医药业的痛点:中国招募临床试验患者的速度,已达到美国的2至5倍。对药企而言,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的“生死关”,患者招募慢一天,新药落地就晚一天,错过的可能是上百亿的市场。辉瑞自己的亲身经历最有说服力:今年5月砸60.5亿美元买下三生制药一款在研抗癌药的海外权益,就是被中国临床试验的效率震撼——这款PD-1/VEGF双抗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客观缓解率达70.8%,剂量还比竞品少一半,而从启动临床到出关键数据,只用了美国同类项目三分之二的时间。

更让美国药企坐不住的是,中国早已从“仿制药工厂”变身“创新策源地”。十年前,全球大型药物许可交易里几乎见不到中国企业的影子;可2025年上半年,38%的国际重磅交易都和中国生物科技公司挂钩,全球创新药出海授权总额已冲到483亿美元,全年破千亿只是时间问题。艾伯乐在发言中特意提到,中国已拿下全球药物研发份额的30%,恒瑞医药能一次性拿出12款“全球首创”新药和外企合作,迪哲医药的舒沃替尼直接闯过美国FDA审核,这些都不是“偶然爆发”,而是5万海外医药人才回流、药监审批提速至235个工作日的必然结果。

辉瑞的“合作算盘”打得精明,却也透着无奈。作为全球药企“顶流”,它曾靠新冠疫苗和口服药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相关产品需求下滑,急需补充研发管线。而中国恰好成了“最佳补给站”:不仅创新药质量过硬,研发成本还只有欧美企业的五分之一——国外一款新药平均要砸58亿美元,中国药企能控制在10亿以内。今年7月,辉瑞索性再加码,掏出1.5亿美元拿下那款抗癌药的中国独家商业化授权,还追加1亿美元股权投资,相当于把“鸡蛋”稳稳放进了中国篮子。

反观美国的“脱钩”尝试,更像一场“自缚手脚”的闹剧。白宫一边想加征100%药品关税逼产业回流,一边却绕不开一个尴尬现实:美国90%的布洛芬原料、80%的阿莫西林原料都来自中国,连印度“世界药房”七成仿制药原料都要靠中国供应 。有行业分析师算过账,重建完整原料药产业链至少要10年,还会让美国药价暴涨三倍,这对人均医疗支出已达1.2万美元的美国人来说,无疑是“通胀加税”。难怪艾伯乐直言,限制对华合作“会害死很多美国人”——毕竟辉瑞刚砸60亿买中国技术,真要脱钩,最先受伤的是美国患者和药企自身。

如今的全球医药圈,早已不是“谁离了谁不行”的单行道,而是“你中有我”的共生体。诺华早就在中国建了3个研发中心,直言中国是“全球创新源头”;辉瑞自己也攥着100亿-150亿美元的预算,在华疯狂寻找合作机会。艾伯乐的喊话,本质上是戳破了政客的“政治正确”:在创新药这场全球竞赛里,速度就是生命,而中国已经跑在了前面。

从十年前“求着买技术”到如今“被巨头追着合作”,中国医药的逆袭藏着最朴素的逻辑:政策铺路、人才归巢、成本可控。辉瑞的60亿投资也好,艾伯乐的公开喊话也罢,都是对这份实力的最好背书。或许华盛顿的政客还在纠结“关税清单”,但聪明的药企已经用脚投票——毕竟在拯救生命和商业利益面前,“合作”从来都是唯一的正确答案。

来源:番小茄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