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A股市场还在为短期热点涨跌不休时,有一群企业早已修炼成“全能选手”: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营收利润双线飘红,研发投入毫不吝啬,员工薪酬同步增长。它们就是156家实现“五维正增长”的A股“五好生”——在2022至2024年间,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
当A股市场还在为短期热点涨跌不休时,有一群企业早已修炼成“全能选手”:资产规模稳步扩张,营收利润双线飘红,研发投入毫不吝啬,员工薪酬同步增长。它们就是156家实现“五维正增长”的A股“五好生”——在2022至2024年间,总资产、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研发投入及应付员工薪酬全部连续三年正增长 。比亚迪、阳光电源、迈瑞医疗这些龙头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的成长轨迹,藏着中国企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深耕”的进化密码。
翻遍这156家企业的行业版图,一个清晰的时代印记跃然纸上:汽车(30家)、电力设备(22家)、机械设备(20家)、电子(14家)、医药生物(13家)五大行业占据半壁江山,合计占比超63% 。这绝非偶然——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的浪潮中,这些硬核赛道正是政策扶持与市场需求的交汇点,自然成了“全能选手”的孵化场。
汽车行业的爆发尤其亮眼。30家上榜企业里,比亚迪的成长堪称教科书级:2025年三季度营收1621.51亿元,同比猛增38.49%,净利润更是飙升82.16%。这背后是刀片电池、CTB车身一体化等核心技术筑成的壁垒,也是员工薪酬三年增长120%的人才红利释放。而福耀玻璃则把普通车窗做成了“智能终端”,集成天线、调光、显示等功能的高附加值产品,让单车配套价值翻番,用技术深耕实现了资产与利润的同步扩张 。
电力设备领域的阳光电源,正上演“第二增长曲线”的奇迹。2025年上半年,其储能业务收入178.03亿元,同比暴涨127.78%,首次超越逆变器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全球市占率更是从14%跃升至18%,登顶全球。这组漂亮数据的背后,是20.56亿元研发投入的技术底气,也是海外员工薪酬体系升级带来的全球化动能。
“五好生”的共同特质,是把“钱”花在刀刃上——一边砸向未来的研发,一边分给创造价值的员工。在它们的账本里,研发不是成本,而是“技术燃料”;薪酬不是开支,而是“人才磁石”。
迈瑞医疗的投入最具代表性。作为医疗设备国产替代的标杆,它每年把超10%的营收砸进研发,2024年研发投入达40亿元,5259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24%。这种坚持换来了实实在在的突破:超高端超声设备Resona A20上市首年营收破4亿,国内市场份额26%,直接超越GE、飞利浦等国际巨头。更难得的是,研发与薪酬形成了正向循环——技术骨干年薪三年翻番,反过来又推动启元大模型落地150家三甲医院,让重症诊断效率提升40%。
北方华创的成长同样印证了这条铁律。在半导体设备这个“卡脖子”领域,它的营收与资产规模随晶圆厂扩产同步扩张,而持续的研发投入让其在刻蚀、薄膜沉积设备领域实现突破。员工薪酬的稳步增长,则确保了高端技术团队的稳定,为国产替代筑牢了人才根基。数据不会说谎:这156家企业近三年平均研发投入占比达7.8%,员工薪酬年均增速超15%,远超A股平均水平 。
如果说研发与薪酬是“五好生”的内功,那么全球化布局就是它们突破增长瓶颈的外功。这些企业早已跳出“国内卷市场”的局限,用全球资源做全球生意。
比亚迪的出海版图不断扩大,从东南亚到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持续提升,海外工厂的本地化薪酬体系让其快速融入当地市场。阳光电源更是把“全球工厂”建到了客户家门口:匈牙利储能基地投产,墨西哥工厂规划年产10GW,既规避了贸易壁垒,又通过本地化团队提升了客户响应速度,非中国市场收入占比已达58.3%。
迈瑞医疗的全球化打法更显智慧。面对美国关税压力,它在墨西哥建厂锁定北美15%市场份额,超高端超声设备拿到FDA认证后,预计美国市场规模将翻倍。在新兴市场,它搞“设备+AI+远程服务”打包输出,印尼“瑞影云++”项目让客单价提升300%,用生态优势打开增长空间。
真正的“五好生”,从来不止于财务报表的漂亮。在156家企业的基因里,“社会责任”是与“增长”同等重要的关键词,这正是“受尊敬”企业的核心底色。
迈瑞医疗的担当在抗疫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疫情期间,它向全球100多个国家紧急供应监护仪、呼吸机,在意大利15天交付5000多台监护仪,在英国覆盖主要抗疫医院的8000多台设备 。平时,它在非洲培训医生超声技能,在越南开展乡村义诊,用医疗技术普惠偏远地区,让“生命科技的阳光”照得更远。
比亚迪则用绿色制造践行“双碳”承诺,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每年减少千万吨碳排放,同时带动电池、电机等上下游产业链升级,创造超百万就业岗位。阳光电源的沙特7.8GWh储能项目,助力当地实现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用技术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力量。
156家A股“五好生”的样本,撕开了一个真相:企业的长期竞争力,从来不是靠短期风口炒作,而是靠资产的稳健、营收的扎实、利润的真实、研发的执着和人才的凝聚。比亚迪的技术闭环、阳光电源的全球布局、迈瑞医疗的国产突围,本质上都是长期主义的胜利。
在资本市场追逐热点的浮躁中,这些企业用五年、十年的坚守证明:把基础打牢,把技术做硬,把人留住,增长自然水到渠成。它们不仅是A股的“绩优股”,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而“受尊敬”的头衔,正是对这份坚守最中肯的奖赏——毕竟,能穿越周期的企业,从来都带着责任与温度奔跑。
来源:番小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