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今天想跟你说个被忽略的真相——有一群人的日子,比毕业生难多了:那些没读过大学、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的困境,连热搜都很少有机会上。
你肯定刷到过不少这样的新闻:“2025届毕业生失业率又涨了,读大学到底有啥用?”
评论区里满是“学历贬值”“毕业即失业”的吐槽,好像全天下找工作最难的,就属拿着毕业证的大学生。
但今天想跟你说个被忽略的真相——有一群人的日子,比毕业生难多了:那些没读过大学、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的困境,连热搜都很少有机会上。
先说说那些容易“骗人”的数据吧。你以为新闻里说的“25岁青年失业率”,是把刚毕业的学生和没学历的同龄人分开算的?
其实不是!这就像把刚拿驾照的新手司机,和开了五年车的老司机混在一起比“谁更容易违章”,完全没道理。
就拿今年的情况来说:22岁的应届大学生,找工作时至少还有企业愿意给面试机会,哪怕起薪不高,好歹能进职场慢慢学;
可同样22岁、高中毕业后就出来干活的年轻人呢?他们之前可能在电子厂拧螺丝、在餐馆端盘子,今年工厂引进了智能机器,餐馆客流量少了要裁员,他们再找工作时才发现,连保安岗都要求会用智能手机登记访客、会填电子表格,没点基础技能根本没人要。
数据其实早说了实话:2025年应届毕业生的失业率,比2022年涨了1.3个百分点,看着吓人,但没学历的新晋劳动者,失业率涨了2.4个百分点——几乎是毕业生的两倍!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些没学历的年轻人一旦失业,想再找到稳定工作就难上加难。
为啥会这样?说白了,现在的工作门槛,早就悄悄变高了。
以前工厂招流水线工人,只要有力气、能熬夜就行;现在呢?机器要会操作,生产系统要会录入数据,连打包快递都要会用扫码枪和分拣软件。
可这些技能,没学历的年轻人去哪学?很多职校教的还是老一套,跟企业需要的新技能根本对不上;想自学吧,又没人带,对着电脑教程根本摸不着门道。
就像苏州有家汽车配件厂,今年新上了3条智能生产线,需要工人会看电子图纸、会简单调试机器。
厂里原本有20个没学历的老员工,最后只留下3个愿意花时间跟着技术员学的,剩下的17个只能收拾东西走。
厂长也无奈:“不是我们狠心,是现在的活,没点技能真干不了啊。”
不过也不是全是坏消息,有些地方已经在帮这些年轻人了。
比如德国,他们让没上大学的年轻人一半时间在工厂跟着师傅学实操,一半时间在学校学理论,毕业就能直接上岗。
你猜怎么着?这些年轻人毕业进奔驰、宝马的工厂,月薪折合成人民币快两万,比不少坐办公室的白领还高。
咱们国内也有这样的例子。浙江义乌的农村,去年办了免费的电商培训班,不少之前种地的年轻人去学直播卖货、打包发货。
现在有人每天对着手机镜头教大家挑袜子、选饰品,一个月能卖出去两千多单,挣的钱比之前种地多三倍;
四川藏区有免费的职业学校,教孩子们民族刺绣,毕业的学生开个小网店,卖自己绣的围巾、背包,订单都排到下个月了。
其实啊,找工作难从来不是“学历没用”,而是“没本事才真没用”。
那些说“读书白读了”的人,没看到大学生至少有学习能力、能快速适应新工作;
那些忽略没学历年轻人的人,也没看到他们为了活下去,有多拼——他们可能早上五点就去劳务市场蹲活,晚上还在路灯下看手机里的技能教程,就想多学一点,下次面试能有底气。
有个现象特别戳人:今年社区开了免费的电脑基础班,不少没学历的年轻人下班就往那跑,从打字、做表格学起,手指在键盘上敲得生涩,却没人中途放弃。
后来有人学完找到了家具厂质检员的工作,虽然月薪只有四千,但他说:“以前觉得没学历就只能卖力气,现在才知道,愿意学,总能有办法。”
所以下次再刷到“毕业生失业”的新闻,不妨多想想这群没学历的年轻人。
他们没有名校的光环,没有父母能帮着找关系,甚至连“迷茫时该问谁”都不知道,只能自己在求职路上摸爬滚打。
他们的难,不是热搜上冷冰冰的数字,是每天早出晚归找工作的疲惫,是看着别人有稳定工作的羡慕,是想努力却不知道往哪用力的慌张。
但好在,总有人在帮他们,总有人没放弃。
就像义乌那个学直播的年轻人说的:“只要有学本事的机会,再难的日子,也能熬过去。”
是啊,生活从来不会辜负愿意低头学、愿意咬牙拼的人。
不管有没有大学文凭,只要肯多学一点、多试一次,总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条路——这才是就业里最实在的真相,也是最该被看见的希望。
来源:米奇回来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