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周岁宴那天,蛋糕刚推上来,弹幕里飘过一句“岳父,我出十八万彩礼,先排队”。
周岁宴那天,蛋糕刚推上来,弹幕里飘过一句“岳父,我出十八万彩礼,先排队”。
没人想到,这句被随手打下的字,会成为今年最扎眼的一块网络牛皮癣。
老来得女,张纪中抱着粉团子吹蜡烛,手抖得像个第一次上机的实习生。
镜头里,他笑得眼角褶子能夹死蚊子;镜头外,同一秒钟,有人把娃的正脸截图做成“云养媳”表情包,配文“等十五年”。
杜星霖没哭,也没关掉直播。
她直接把手机对准那行字,念出来,一字一顿:“我女儿不是盲盒,不是期货,更不是你们嘴里的段子。
”声音不高,却像有人把冰块摁进热油,滋啦一声,屏幕瞬间清屏三秒。
有人说她反应过度,“不就是玩笑嘛”。
可玩笑得有人笑,父母没笑,娃更不会笑。
后来流出的后台数据里,那条“十八万彩礼”被复制了七千多次,像病毒粘贴进各个母婴群、游戏吧、甚至高中宿舍的深夜聊天框。
张纪中第二天就去律所签字。
律师告诉他,这是国内第一桩以“未成年人网络形象保护”为案由的民事起诉,光取证就跑了六省市,打印出来的评论铺满了会议室地板。
老头蹲下去,一张一张翻,像在给女儿捡碎玻璃。
平台动作也不慢,37个号被封,500多条评论蒸发。
可封禁页面的小灰字提示还在:“该用户已注销,内容不可见。
”——像把垃圾踢进床底,眼不见,却仍在发霉。
更荒诞的是,有人把娃的照片做成“相亲简历”,年龄填“1岁,可养成”,籍贯写“导演世家,资产过亿”。
律师说,这已踩到“软色情”边线,可举报选项里却找不到对应按钮,只能选“其他”。
杜星霖干脆自己学代码。
她把被删掉的截图重新拼成一张长图,做成NFT,标价一个以太坊,所得捐给儿童基金会。
链上记录永远抹不掉,她说:“既然删不干净,那就让它永远存在,只是贴着你们的ID。
”
张纪中也没闲着。
他拉着剧组写剧本,片名就叫《弹幕》,故事线简单粗暴:一个老导演为保护孙女,把键盘侠一个个告上法庭。
投资人嫌题材冷门,他甩出律所的回执:“现实比剧本快,你们爱拍不拍。
”
央视纪录片《家风》的导演来家里拍素材,镜头扫过客厅:一面墙是金庸亲笔题字,另一面墙贴满女儿的涂鸦。
老爷子对着镜头说:“我拍过武侠,最懂因果。
键盘没有剑,却能杀人,那就让法律当一回倚天剑。
”
数据也在说话。
政法大学最新报告:今年涉及未成年人的网络侵权案同比涨43%,其中“云相亲”式玩梗占17%。
报告里特意点名“张纪中事件”,脚注一行小字:典型判例,审理中。
抖音后来悄悄上线一个新功能:识别到儿童正脸+求嫁求娶关键词,自动弹窗提醒“可能侵犯未成年人权益”。
产品经理在内部邮件里写:感谢那位把事闹大的妈妈,让我们少走三个月弯路。
杜星霖的博士申请也过了初审,研究方向是“网络暴力对儿童心理发育的长尾影响”。
开题报告里,她把自己女儿的案例写进附录,标注“已获监护人授权”。
评审意见栏,有位老教授写:“样本量小,却足够锋利。
”
最戏剧性的是,当初刷“十八万彩礼”的那个账号主人,被证实刚满16岁。
法院决定不公开姓名,只让监护人到庭。
那天,张纪中特意换上西装,却没戴那条标志性围巾。
他说:“我不是来吵架,是让那孩子知道,网络不是无人区。
”
走出法庭,有记者追问:“您信他能改吗?
”老头想了想,答:“我不信他,但我信罚单。
信罚单会陪他长大,像影子一样提醒他:有些字打出去,一辈子都删不掉。
”
夜里,他回家把白天的事讲给妻子听。
杜星霖正在给娃读绘本,头也没抬:“法律能管行为,管不了心。
咱们把女儿养得再野一点,让她将来自己拉黑世界。
”
张纪中愣了愣,笑出褶子:“武侠里,最厉害的招式不是剑,是轻功。
打不过,就跑,跑回自己的江湖。
”
客厅暖黄灯底下,娃正把一本《小王子》撕得哗哗响。
老爷子弯腰去捡,顺手把碎页拼成一只纸飞机,机翼上正好留着一句话:
“所有的大人都曾经是小孩,只是他们忘记了。
”
来源:竹间弈棋的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