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48小时前,他的团队还在往挪威邮箱里塞“中东停火补充包”,结果镜头一转,委内瑞拉大姐马查多登台。
“和平奖”三个字刚蹦出来,特朗普的名字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全网炸毛。
48小时前,他的团队还在往挪威邮箱里塞“中东停火补充包”,结果镜头一转,委内瑞拉大姐马查多登台。
白宫直接甩话:诺奖糊了。
吃瓜群众的注意力瞬间被撕成两派:到底谁更配?
还是谁更惨?
先说配不配。
马查多在加拉加斯街头组织投票,被军警追着跑,鞋都掉过三次,最后把选票箱扛进欧盟观察团驻地——这画面比任何宣传片都硬核。
诺贝尔委员会就吃“非暴力”这一套,给她不奇怪。
可特朗普那边也不闲着,2020到2025被提名23次,年年陪跑,档案纸都能订成一本“陪跑日记”。
今年他加码:共和党金主跑去奥斯陆大学“喝茶”,名义上聊北极科研,话缝里全是“懂王”名字。
诺奖潜规则——不游说,这条红线被踩得啪啪响,委员会脸上挂不住,干脆连短名单都没让他摸。
再说国际嘴炮。
欧盟秒发贺电,把马查多捧成“民主灯塔”;马杜罗拍桌子骂“殖民套路”;俄罗斯扎哈罗娃配图发推特:奖杯P成美国国务院门牌。
中国外交部一句“反对借奖插内政”,把热度又拱高一度。
最尴尬的是挪威自己,平时低调到发指,一夜之间成了“美国党争工具人”。
共和党已经放话:明年预算讨论,先砍对挪威的气候援助——9000万美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就是抽你耳光的意思。
搜索数据更离谱。
“特朗普+诺贝尔”关键词24小时飙了1800%,直接把推特趋势钉在天花板。
别小看这波流量,Politico的线人透露,特朗普私下跟顾问打趣:没拿到奖,却拿到选举燃料,值。
2026中期选举预热文案已经写好——“他们把奖杯给了别人,把国家还给我们”,配一张他低头“沉思”的侧影,滤镜拉满。
民主党内部邮件泄露,担心“反建制”情绪被再次点燃,毕竟“被精英联手欺负”这剧本,上一回赢了2016。
普通人能带走啥?
一,诺奖不是积分兑换,提名次数再多也不给会员卡;二,国际政治就是大型真人秀,镜头往哪转,哪就有高潮;三,别急着站队,奖项背后全是算盘珠子,真和平可能还在快递路上。
下次再有人凌晨给你发“恭喜特朗普稳了”的截图,先别转,让子弹飞两天,省得一起被算法当流量烟花点了。
来源:婀娜多姿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