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简衣的豪门生活文章之难入法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09 14:38 2

摘要:李家给的合同写着“24小时随叫随到”,小瑞偷偷在本子上画正字,最多一晚起七次。

“阿姨你别走!

凌晨一点,小区电梯里还能听见嘉嘉光着脚追出来的哭声。

第二天,业主群炸了:李家28K月薪都留不住的小瑞,到底图啥?

图睡个整觉。

李家给的合同写着“24小时随叫随到”,小瑞偷偷在本子上画正字,最多一晚起七次。

画满三十个正字那天,她提了离职。

不是钱的事,是命的事——再熬下去,甲状腺结节要变癌。

图被当人看。

李太太一句“反正你也没结婚,晚上陪嘉嘉睡怎么了”把小瑞钉在原地。

她想起上周自己妈动手术,请假两小时被扣了五百。

那天回家收拾行李,她把育婴师证、营养师证、早教师证排成一排,拍了张照发朋友圈:姐不是保姆,姐是持证上岗的技术工。

图孩子将来不恨她。

北师大最新研究说,3-6岁娃换主要照料人,情绪崩溃平均持续4-7周。

小瑞算了算,再不走,崩溃的该是她——再干下去,她怕自己把情绪垃圾倒回给嘉嘉。

走的那天,她蹲下来跟嘉嘉拉钩:“等阿姨周末不加班,带你去吃草莓圣代。

”嘉嘉眼泪鼻涕糊一脸,却真松了手。

李家慌了,猎头连夜加价45%,月薪开到28K,新阿姨学历更漂亮,会三语,会烘培。

可嘉嘉不吃她做的云朵面包,每天把“小瑞阿姨”写进日记,字越写越大,最后几页纸被铅笔戳烂。

李太太只好再掏钱请儿童心理师,一小时800块,比小瑞半天工资还贵。

业内人见怪不怪。

上海家政协会刚出的报告:90后育婴师离职率同比飙22%,他们不要“包吃住”,要“包下班”。

北京有公司干脆推出“打卡制”,晚一分钟算加班,客户得另付双倍。

老板苦笑:以前阿姨求雇主,现在雇主求阿姨,风水轮流转。

最扎心的是数据——符合“小瑞标准”的育婴师,整个市场只有12%,需求却占34%。

换句话说,十个家庭抢三个阿姨,抢不到就内卷:你出20K,我出25K,再送出国游。

可阿姨们学精了,面试先问:“孩子夜醒几次?

有没有监控?

能不能保证我夜里关机?

”有一条不达标,拎包就走。

有人骂小瑞“矫情”,说她破坏行规。

她隔天在抖音回怼:姐交的社保比你还高,姐的专业值这个价。

评论区一堆同行排队点赞,有人晒出自己的“下班合同”:晚八点以后客户语音一律不接,接一次补两百。

点赞最高的一条留言特实在:以前我们跪着挣钱,现在想站着把孩子养好,有什么错?

李家最后想了个“折中”办法:让小瑞兼职,每周来三个晚上陪睡,按小时计费。

小瑞没回微信,把聊天记录截屏发到同行群,配文:旧社会的长工也没这么随叫随到。

群里笑疯,表情包满天飞。

故事到这儿还没完。

听说人社部正在憋大招,新证叫“高级家庭陪伴师”,把情绪管理、亲子边界写进考纲。

以后想雇人,先考考自己会不会尊重人。

消息一出,家长们开始抢第一拨培训班名额——毕竟,再有钱也买不到一个愿意半夜被叫醒还笑着的阿姨。

小瑞现在在新雇主家,合同白纸黑字:晚七点以后属于她自己。

第一天上班,她把门一关,泡了桶方便面,加了两根肠。

吃到一半,收到嘉嘉发来的语音:“阿姨,我今天没哭,你什么时候带我吃圣代?

”她吸了吸鼻子,回了个语音:“下周六,老地方,阿姨请你。

屏幕那端,嘉嘉抱着手机原地蹦高。

这头的泡面热气糊了眼,小瑞却笑得比拿到28K那天还踏实。

原来,真正的体面不是薪水涨到天际,而是半夜能被允许关机。

来源:乐天派西柚K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