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慌了?这6类人必须吃药,3类人可观察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5 17:26 1

摘要:事实上,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 50%,意味着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 “携带者”,但并非所有阳性者都要立刻治疗 —— 盲目用药不仅可能产生耐药性,还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反而得不偿失。到底该 “治” 还是 “等”,关键看这几个维度。

“医生,我体检报告写着幽门螺杆菌阳性,是不是一定会得胃癌?要不要赶紧吃药?” 每次门诊,总能遇到拿着体检单焦虑追问的患者。

事实上,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 50%,意味着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 “携带者”,但并非所有阳性者都要立刻治疗 —— 盲目用药不仅可能产生耐药性,还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反而得不偿失。到底该 “治” 还是 “等”,关键看这几个维度。

它之所以被重视,是因为和多种胃部疾病直接相关:长期感染可能引发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甚至增加胃癌风险(约 1% 的感染者会发展为胃癌)。但要明确的是,“感染” 不等于 “患病”,很多人携带多年也没有任何症状,这和细菌毒力、个人免疫力、生活习惯都有关系。

根据《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诊疗共识》,以下人群属于 “优先治疗对象”,发现阳性后建议及时就医用药:

有胃癌家族史的人:遗传背景会增加患病风险,提前清除细菌能降低隐患;已经有胃部病变的人:比如胃镜检查发现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溃疡、胃息肉等;有明显胃部不适的人:经常胃痛、胃胀、反酸、烧心,影响正常生活;有相关并发症的人:比如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的人:比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细菌感染会加重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儿童青少年(需谨慎评估):如果出现胃痛、呕吐等症状,或有胃癌家族史,需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儿童用药方案和成人不同,避免自行用药)。

如果不属于上述情况,且没有任何不适,满足以下条件,可以先 “观察”,定期复查即可:

年龄在 20-40 岁之间,身体免疫力较好,无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不熬夜);胃镜检查显示胃黏膜正常,无任何炎症或病变;对药物过敏风险较高,或正在服用其他药物(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观察” 不代表 “不管”,建议每 1-2 年做一次呼气试验,同时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细菌进一步繁殖。

如果需要治疗,一定要记住这 3 点,避免走弯路:

别自行买 “偏方”:网上流传的 “吃大蒜、喝蜂蜜杀幽门螺杆菌” 等说法均无科学依据,反而可能刺激胃黏膜;规范治疗需要 “四联疗法”(两种抗生素 + 一种质子泵抑制剂 + 一种铋剂),需医生根据过敏史、地区耐药情况开具处方;别擅自停药:治疗周期通常为 10-14 天,很多人吃几天感觉好转就停药,会导致细菌未被彻底清除,产生耐药性(一旦耐药,后续治疗难度会大幅增加);治疗后一定要复查:停药 4 周后需做呼气试验或胃镜复查,确认细菌是否清除,避免 “以为好了其实没好” 的情况。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 “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夹菜不使用公筷等。如果自己查出阳性,建议全家一起筛查,尤其是经常一起吃饭的家人 —— 哪怕家人没症状,也可能是 “无症状携带者”,避免交叉感染才是彻底解决问题的关键。

来源:99健康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