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陶瓷爱好者打卡吴鸣艺术馆,亲绘水墨共赴东西方艺术之约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5 17:05 1

摘要:10月14日,考夫曼先生带领瑞士陶瓷艺术爱好者参观吴鸣艺术馆。瑞士友人在欣赏了吴鸣的绘画及陶艺作品后亲自上手,体验中国最经典的艺术形式之一——水墨画,完成了一次从“眼观”到“手绘”的深度文化沉浸式交流。

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14日

活动地址

江苏宜兴市吴鸣艺术馆

参观人员名单

10月14日,考夫曼先生带领瑞士陶瓷艺术爱好者参观吴鸣艺术馆。瑞士友人在欣赏了吴鸣的绘画及陶艺作品后亲自上手,体验中国最经典的艺术形式之一——水墨画,完成了一次从“眼观”到“手绘”的深度文化沉浸式交流。

第一部分:艺术馆内的灵感汲取

瑞士陶瓷艺术爱好者们参观了吴鸣艺术馆的三个展厅。

一楼为“怡陶砂承·砂藏作品展”,主要为学生的一些作品和少量的馆藏作品。

二楼为“问道·吴鸣紫砂作品展”,贯穿了吴鸣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的紫砂作品,展出陶艺作品120余件,呈现出具备学术性、艺术性、探索性、交互性的多元化艺术之作,以沉浸式灯光布置重塑空间美学价值。

三楼为“墨寻·吴鸣书画展”,展厅内陈列着吴鸣多年来的画作,极具文化性、艺术性,具有探索性尝试。主题风格跨度较大,在题材、审美、构图、形态等方面具有个人绘画语言,是多元化艺术之作。

瑞士陶瓷艺术爱好者以全新的视角参观了艺术馆的作品,试图探寻吴鸣在艺术创作中的融合与表达。参观结束后,艺术爱好者们票选出了“我最喜爱的吴鸣先生画作”。

第二部分:水墨画工作坊

1、开场与工具介绍

吴鸣向到场嘉宾们介绍了“文房四宝”——笔、墨、纸、砚。让嘉宾们亲手触摸宣纸的独特质感,感受毛笔的弹性,并讲解了水墨画的执笔、运笔与用墨技巧。

2、主题创作体验

选择极具东方意境的题材如书写汉字“紫气东来”以及展示竹子、梅花的绘画方式,运用侧锋和淡墨,来展现中国画的独特之美。

无论是紫砂的泥性还是水墨的渗透,吴鸣都视材料为思想与情感表达的有机组成部分。尊重材料的本质,在其特性与传统之上选择恰当的“作”的方法,不断拓展表达的可能性,将情感、思想和精神融入其中,以至于达到“物我合一”的的境界。

水墨画是东方哲学的直观体现,瑞士的陶瓷爱好者们从欣赏吴鸣的陶艺及国画元素,到沉浸式的亲手实践,一幅幅浸润着墨香的水墨作品,形成了一场东西方艺术的深度艺术交互与审美探索。

吴鸣的艺术语言之根在宜兴,但他对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对人类共通情感的表达、对当代审美与哲思的回应使其作品具有超越地域乃至超越国界的普遍价值,值得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被传播与讨论。

艺术家简介

吴鸣,字怡陶,1957年生于江苏宜兴。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1977年于江苏陶校学习陶瓷美术,1986年毕业于无锡轻工职大美术装潢专业。师从李碧芳、张志安、一粟、乐人等先生。他兼诗文书画,集设计、制作、刻塑于一体,最早全方位进行现代紫砂创作研究。其创作融合传统、演绎现代、关注未来,自成风格,对现代紫砂创作有积极影响,被誉为“紫砂现代陶艺先河”、“新流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2018第七届),中国陶瓷艺术大师(2010第二届)。正高级工艺美术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陶协陶瓷艺术委员会会长,《江苏陶艺》主编,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第八届全国陶瓷评比评委,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高级职称评委,中级、初级职称评委主任。江苏省宜兴紫砂工艺厂设计中心主任。

1990年,第四届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优秀奖。1992年,第三届日本美浓国际陶瓷展评委特别奖。1994年,第五届全国陶瓷评比三等奖、优秀奖。1998年,第六届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二个、优秀奖。

2001年,第一届全国陶艺与设计展评优秀奖(最高奖)中国美协。2002年,第七届全国陶瓷评比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二个。2004年,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展金奖。2010年,第九届全国陶瓷评比银奖。2010年,第九届全国陶瓷评比铜奖。2015年,米兰世博会金奖。2015年,第十届全国陶瓷评比银奖。

来源:中华网山东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