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再多有什么用?46岁霍启刚的婚后生活,给所有豪门夫妻提了个醒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6:57 1

摘要: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文| 媛媛编辑| 莉莉初审| 甜甜

文| 媛媛

编辑| 莉莉

初审| 甜甜

说起香港豪门,很多人脑子里想的都是阔太太们提着爱马仕包包逛中环,或者各种家族争产的狗血大戏。

霍启刚作为霍家长孙,身家几百亿,按理说应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老婆孩子有一堆佣人照顾着。

但这个46岁的男人,婚后这些年的日子却跟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清晨五点就爬起来煲汤,中午开完会赶着去菜市场买菜,晚上陪孩子写作业能熬到深夜。

很多网友看了都说,这哪里是豪门少爷,分明就是“二十四孝好老公”。

他这种活法,到底在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004年雅典奥运会那会儿,霍启刚才20多岁。

作为霍家长孙,他从小见惯了大场面,各种世界级赛事想看就看。

那天坐在观众席上,本来也就是去捧个场,毕竟他爷爷霍英东当年为了中国重返国际奥委会出了大力,他爸霍震霆也一直在体育界活跃。

郭晶晶站上跳板的那一刻,霍启刚整个人都愣住了。

不光是因为那两枚金牌拿得漂亮,更是被台上那个女孩身上的劲儿给吸引了。

运动员那种专注、自信、不服输的气质,跟他平时接触的那些名媛千金完全不一样。

等比赛结束,他脑子里就一个念头——这个女孩,我得认识。

霍家少爷想认识一个人还不容易?

找人牵线搭桥,摆个饭局,分分钟的事儿。

霍启刚偏偏没走这条路。

他开始频繁出现在跳水队训练的地方,主动帮郭晶晶拿行李箱,给她拍训练照片。

一个豪门少爷,弯着腰给人当摄影师,这画面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郭晶晶那会儿正在事业巅峰期,训练比赛排得满满当当,根本没心思谈恋爱。

霍启刚就这么一次次地请求合影,一次次地被婉拒,又一次次地出现。

别人追女孩可能三个月就放弃了,他这一追就是好几年。

2012年,两个人终于走进婚姻。

霍家按照传统规矩,在广州、香港会展中心、霍家大宅办了三场婚礼。

光听这排场,就知道霍家对这个儿媳妇有多重视。

彩礼这事儿最能看出豪门的派头。

霍家准备了一枚卡地亚钻戒,1100万港元现金,还有一套北京四合院。

要知道2012年北京四合院的价格已经不便宜了,这份彩礼加起来得有多少个亿?

郭晶晶家里的态度让所有人都没想到。

钻戒退回去了,1100万现金也退回去了,只收了那套四合院。

郭家人说得很实在;女儿嫁过去是过日子的,不是卖女儿。

这份清醒,在豪门婚姻里真的太难得了。

婚礼当天更绝。

霍震霆致辞的时候,当着所有宾客的面说感谢郭晶晶“下嫁”霍家。

这话传出去,外界都炸了。

霍家什么身份?

香港数一数二的豪门,怎么可能说出“下嫁”这种话?

霍震霆这么说,就是在告诉所有人;我们霍家娶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奥运冠军,而是一个能给家族带来荣耀的女人。

大儿子出生后,霍启刚的生活彻底变了。

这个在豪门长大、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每天清晨五点准时起床。

不是去打高尔夫,不是去健身房,而是钻进厨房煲汤。

广东人讲究煲汤养生,产后更要补。

霍启刚跟着家里老人学,什么时候下料,火候怎么控制,炖多久最有营养,一点点摸索。

有时候汤炖好了,他自己先尝一口,觉得味道不对,直接倒掉重来。

中午开完会,别的议员可能去高档餐厅应酬,霍启刚经常是赶回家。

郭晶晶在休息,他就趁这个时间把汤炖上,然后再赶去下午的会议。

晚上散会,别人约着去喝酒,他直奔菜市场。

菜市场那些卖菜的阿姨,一开始看见他都懵了。

这不是电视上那个霍家少爷吗?

怎么自己来买菜?

霍启刚倒是自在得很,挑鱼选肉比谁都仔细,还跟阿姨们讨价还价。

有次被拍到,他正在认真挑选一条鱼,旁边的郭晶晶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2024年巴黎奥运会,夫妻俩又出现在观众席上。

这次可有意思了,主办方介绍嘉宾的时候,直接说“郭晶晶夫妇”。

注意这个称呼——不是“霍启刚及夫人”,而是“郭晶晶夫妇”。

这在豪门圈子里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

男方家世显赫,怎么可能用女方的名字来称呼一对夫妻?

霍启刚听到这个称呼,脸上笑得特别灿烂。

他压根不在意别人怎么叫,反而觉得这样挺好。

郭晶晶为中国跳水队拿过那么多金牌,是真正的跳水女皇,用她的名字称呼他们夫妻俩,他觉得骄傲。

观赛期间,镜头多次扫到他们。

霍启刚不是那种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样子,而是跟普通观众一样,该鼓掌鼓掌,该欢呼欢呼

郭晶晶在旁边给他讲解动作要领,他听得特别认真,时不时点点头。

两个人的互动,完全没有豪门夫妻那种疏离感。

霍启刚现在的身份一大堆;议员、艺发局主席、人大代表、集团副总裁。

这些头衔摆在那儿,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

各种会议、活动、应酬,恨不得把他一天24小时都排满。

郭晶晶退役后,虽然也参加一些公益活动,但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家带孩子。

一个工作忙得脚不沾地,一个在家操持家务,这种状态持续久了,夫妻之间难免会有距离感。

霍启刚想了个办法。

他发现自己经常要参加一些文艺活动,观看歌舞剧、话剧之类的。

这些场合需要带家属,他干脆把每次观剧都当成和郭晶晶的约会。

两个人盛装出席,在剧院里坐在一起,中场休息时聊聊对剧情的看法。

结束后不急着回家,找个安静的餐厅吃个宵夜,聊聊最近的生活。

工作和约会完美结合,既完成了任务,又增进了感情。

外人看来,这不过是豪门夫妻的日常社交。

霍启刚心里清楚,这些时刻对他们的婚姻有多重要。

两个人能单独相处的时间太少了,必须抓住每一个机会。

10月11日,官媒发了一组照片。

霍启刚带着三个孩子在郊区农场种地,一家人穿着朴素,蹲在田里干得热火朝天。

很多人看到这新闻都觉得不可思议。

霍家那么有钱,孩子想要什么没有?

为什么要大老远跑到郊区农场去干农活?

霍启刚的想法很简单;孩子们需要知道粮食是怎么来的,需要体会劳动的辛苦。

在豪门长大的孩子,最容易失去对生活的敬畏感。

他不想自己的孩子变成那种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富二代。

郭晶晶在旁边指导孩子们怎么翻土、怎么播种。

她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这些农活干过不少。

现在教自己的孩子,也算是一种传承。

晚上回到家,霍启刚顾不上休息,直接坐到孩子书桌旁辅导作业。

老大的数学题、老二的英语单词、老三的看图说话,一个个过。

等孩子们都睡了,已经是深夜了。

第二天早上,霍启刚照样五点起床,该干嘛干嘛。

有人问他累不累,他说习惯了。

这份坚持,已经持续了十几年。

霍启山是霍启刚的弟弟,在公开场合提到郭晶晶,用的词是“家里的榜样”。

这个评价分量很重。

豪门家族内部,妯娌之间、兄弟之间,明争暗斗的情况太常见了。

霍启山能这么说,说明郭晶晶在霍家的地位是真的稳。

郭晶晶从来不把自己当豪门阔太太。

她出门不需要七八个保镖跟着,去超市就是普通打扮,拎着环保袋挑选打折商品。

给孩子买衣服,也不是什么奢侈品牌,够穿就行。

霍家的小辈们,从郭晶晶身上学到了什么叫脚踏实地。

钱确实很多,但不能被钱绑架。

有钱可以让生活更舒适,但幸福感来自于家人之间的陪伴,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

霍启刚和郭晶晶带孩子的方式,也影响了整个家族。

以前霍家的孩子,多多少少有些养尊处优。

现在看到堂哥堂嫂这么教育孩子,其他家长也开始反思自己的方式。

结语

霍启刚和郭晶晶的婚姻,其实给所有豪门家庭上了一课。

钱能买到很多东西,但买不到真正的陪伴。

清晨五点的那锅汤,周末农场的那片田,深夜书桌前的那盏灯,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才是婚姻幸福的底色。

豪门也好,普通家庭也罢,道理都一样——家人需要的不是你的财富有多少,而是你愿意为他们付出多少时间和心思。

霍启刚用十几年的坚持证明了一件事;真正的贵族精神,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愿意给予多少。

信息来源;

香港《明报》相关人物专访报道

中国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奥运人物纪录片

香港霍英东基金会官方资料

新华社关于体育人物家庭生活系列报道

广东电视台《社会纵横》栏目人物访谈

来源:日常不常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