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刷到这条消息时,我正挤在地铁里,手机电量红到发紫,还是点进去看完了。1190㎡,三层,愣是靠预制木板搭在45°的陡坡上,连挡土墙都省了。
“木头房子还能拿奖?
”——刷到这条消息时,我正挤在地铁里,手机电量红到发紫,还是点进去看完了。1190㎡,三层,愣是靠预制木板搭在45°的陡坡上,连挡土墙都省了。
看完只想说一句:咱平时住的那叫“水泥盒子”,人家住的才是“会呼吸的账簿”——每用一块CLT板,等于把3.2吨二氧化碳写进资产栏,越住越赚钱,就离谱。
有人担心木头怕雨。
设计师直接甩狠活:屋顶太阳能板先发电,流下来的雨水被一根管子送进地下蓄水池,过滤后冲马桶、浇花、甚至给泳池补水,一年省出快4000升水费。
更鸡贼的是地板,把大理石、花岗岩边角料敲成指甲盖大小的碎渣,拌上树脂,踩上去像天然石材,却少了开采环节的炸山巨响,环保分直接拉满。
施工那会儿,村里人本来抱着看热闹心态:一帮城里人能折腾出啥?
结果37个岗位先落地,15个年轻小伙被送去培训CLT拼装,两周后拿着证书回工地,工资翻一倍。
现在他们接私活,口头禅成了“这块板我来,我可是在巴罗内萨练过手的”。
一个房子带火一条村,比直播带货还猛。
最戳我的是细节:二楼书房有扇天窗,角度算得贼精,冬天把阳光请进来铺在书桌上,夏天又自己躲到屋檐阴影里,空调费硬生生砍掉三成。
木头接缝处留了三毫米呼吸缝,热胀冷缩自己消化,墙体不会开裂,五年后最多像大叔眼角添了条笑纹,反而更有味道。
有人酸:大房子当然好操作,小户型玩得起?
其实整栋住宅用了模块化逻辑,像拼乐高,1190㎡能拆成30个35㎡的小单元。
圣卡塔琳娜州的新厂已经接单,准备把同款技术做成“拼装包”,预算砍一半,30天搭完一套80㎡的两居。
以后在自家宅基地上盖房,可能跟网购沙发一样,下单→到货→拧螺丝→入住,完事。
看完我只想把自家毛坯房挂二手平台。
想想每天回家面对的是冷冰冰的混凝土,人家却躺在会记账、会呼吸、还会给村民涨工资的木头“大积木”里,这落差,比地铁空调和外面温差还大。
来源:小妞去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