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这是对技术文明“以人为本”的深刻呼应,也是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让技术进步成果惠及每一个群体。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升级,产生颠覆性、重塑性影响,带来前所未有的
值2025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之际,三大运营商董事长发表电信日寄语,分享“
数字化转型中的性别平等”的主题思考和企业实践。中国电信
中国电信党组书记、董事长
以人为本
智能向善
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为“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这是对技术文明“以人为本”的深刻呼应,也是数字化转型的终极目标——让技术进步成果惠及每一个群体。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推动经济社会全方位变革升级,产生颠覆性、重塑性影响,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作为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和维护网信安全的国家队和主力军,中国电信坚定履行使命责任,全面拥抱人工智能,推动企业战略升级,赋能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让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与民生普惠深度融合,实现“以人为本、智能向善”。
云网融合筑基,让人工智能实现“普惠”。数字化转型的根基,在于云网;转型的“智核”,在于AI。中国电信充分发挥云网融合优势,加强科技攻关,推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建成上海、北京两大万卡智算集群,在大湾区上线全球首个商用智算昇腾超节点,实现智能算力供给质与量的双重跨越;突破分布式云操作系统、服务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自主研发全栈云平台,构建“息壤”一体化智算平台,天翼云作为国家云全面迈向智能云发展的新阶段。通过全国一体化的算力互联网实现对算力资源的高效适配与灵活调度,并通过云平台提供分布式、可便捷获取的智算服务,将曾经“高不可攀”的算力,转化为千行百业触手可及的“数字水电”。
产业深度赋能,让人工智能融入“生活”。人工智能的价值,不在实验室的代码里,而在车间的机器旁、社区的烟火中、田间的稻穗上。以DeepSeek为代表的新一代开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大幅降低算力与算法门槛,促进大模型应用和普及。中国电信着力打造“算力+数据+模型+应用”的一体化服务,更广泛响应业务服务需求,超百个数字平台持续赋能各类行业客户,面向电力、化工、矿山等领域累计打造行业应用项目4.5万个,加快从提供智算裸算力向“一揽子”智能服务升级,助力经济社会数智化转型发展,满足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技术向善护航,让人工智能更加“安全”。技术越强大,越需要“向善”的约束。中国电信始终强化AI安全治理,构建全方位大模型动态防护体系,实现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发挥安全型企业的综合优势,打造从基础设施到数据、内容、算法和应用一体的防护体系,提供一站式安全运营服务。建立三级安全风险分类标签体系,覆盖超百亿token,显著提高数据安全性;实现全量代码上云,提升代码扫描、审计、溯源的能力,构筑代码安全屏障;构建输入可防、推理过程可检测、输出可控的防护体系。积极推动量子融入云网基础设施,推进量子骨干网和重点城市城域网建设,加快构建纵横相连、跨域互通的量子安全服务能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开放共享共赢,让人工智能凝聚“合力”。人工智能的边界,不在技术的天花板,而在生态的朋友圈。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快速演进,算力普惠、模型开源、数据流动、场景开放等成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需要各行业、各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中国电信始终坚持开放共享、合作共赢的理念,面向合作伙伴、广大客户,加大科技、云网、数据、场景等核心能力和资源的开放合作力度,以全球云网宽带产业协会(WBBA)等组织为平台,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分享中国经验,助力弥合智能鸿沟。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奔涌向前,人工智能不仅是方向,更是现实。中国电信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顺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全面深入实施云改数转战略,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在数字中国建设中承担更多责任、贡献更大力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电信新篇章。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书记、董事长
中国联通
中国联通党组书记、董事长
陈忠岳
坚持融合创新
推动数智普惠
在这生机盎然的5月,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如期而至。我谨代表中国联通,向国际电信联盟成立160周年表示祝贺,向广大客户、产业伙伴及各界朋友致以诚挚问候!
今年是我国电信普遍服务实施十周年。中国联通作为数字信息运营服务国家队、数字技术融合创新排头兵,着力弥合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数字包容发展,为广大客户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通信服务。面向智能时代,我们全面实施融合创新战略,加快推进网络向新、技术向新、服务向新,致力于建设人人受益的数字未来,让全社会共享技术发展红利。
我们加快推进网络向新,算网融合不断深入。全面深化共建共享,全网推进智能运营,全力打造极简网络,建设更加泛在、高效、智能、安全的新型基础设施。移动和宽带网络提能升级,移动网络基站数超过459万,重点场景覆盖更加深入,行政村移网覆盖率达到99%;5G-A在300多个城市规模商用,实现下行万兆、上行千兆的超高速率;千兆光网覆盖6亿户家庭,光纤到户率达99%以上;万兆光网建设加快,助力各地打造万兆小区、园区、工厂。算力和运力供给更加丰富,加快“新八纵八横”国家骨干网建设,打造算力智联网AINet,实现算力枢纽和骨干节点的全光高速互联;加快IDC向AIDC、通算向智算升级,打造10个超大规模智算集群,部署300多个边缘智算节点,形成算网一体、算电一体的智算体系。
我们加快推进技术向新,数智融合不断加速。持续加大创新投入,引进、培养更多高水平科技人才,打造数据智能公司、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等创新高地,科技创新体系更加健全。超前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攻关广域无损、算间调度等关键技术,提升算力智联网的通量、性能和智能化水平;开展6G标准制定、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抢占6G发展制高点。深耕大数据原创技术,建成标准成熟、技术先进、性能优越、多跨一体的大数据平台,构建高质量数据集,实现数据治理和数据安全能力领先,更好支撑大模型、智能体研发应用。打造多模共生的元景大模型,在语言、语音、视觉及多模态模型等国际评测中排名前列,构建40多个具有市场公认度的行业大模型,赋能经济运行、城市治理、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成效明显。
我们加快推进服务向新,数实融合不断拓展。推动数字技术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加安全地融入千家万户、千行百业的需求场景。迭代智家平台,推出5G新通话、智家通通、智慧客服等智能体,让广大客户畅享智能服务。发挥格物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技术优势,融合元景工业大模型,赋能设计仿真、控制优化、预测性维护等场景,助力更多企业实现智能跃迁。依托元景医疗大模型,打造心脏病诊断、中医诊疗、手术室辅助、公共卫生应急作业等智能体,推动智慧医疗发展。携手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等打造智慧博物馆,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混合现实(MR)等技术构建数字传播矩阵,以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阐释中华文明。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联通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贡献更大力量,让全社会共享数智发展成果。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书记、董事长
陈忠岳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
杨杰
拥抱数智时代潮流
共促普惠包容发展
当前,以人工智能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社会加速进入数智化革命时代,数据、算力、AI共同构成科技创新的新引擎,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虚拟经济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互联网+”“5G+”“AI+”开辟信息技术融入经济社会民生的新路径,深刻重塑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今年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的主题是“在数字化转型中实现性别平等”,大力倡导数智技术更多更公平惠及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共同促进社会包容与普惠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动网络空间创新发展、安全发展、普惠发展,携手迈进更加美好的“数字未来”。中国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两个新型”升级计划(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新型信息服务体系)、“BASIC6”科创计划(大数据、人工智能、安全、能力中台、算力网络、6G)、“AI+”行动计划,着力消弭数字鸿沟,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一是聚力推进普遍服务,夯实数智基石。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5G-A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城市,5G和千兆宽带覆盖全国所有乡镇驻地,移动和宽带网络覆盖所有行政村,实现“乡乡双千兆、村村全通达”。建成多个全国性和区域性智算中心节点、多个超万卡智算集群,智算规模超43EFLOPS。自主清洗、精标形成20万亿Tokens高质量训练数据集,打造支撑数据高效流通利用的数联网(DSSN)。打造开放共享能力中台,助力降低全社会数智化转型门槛。二是聚力推广普惠应用,释放数智活力。服务百姓大众,推进信息消费扩大升级,加快AI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机器人等布局发展,推动数智信息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注智千行百业,打造5G+、AI+项目超5万个,助力各行各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低碳化发展。赋能政府治理,落地超过4800个数字政府、智慧城市、数字乡村项目,助力打造泛在可及、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政务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三是聚力深化科技创新,点燃数智引擎。系统性提出6G网络架构,担任3GPP全球6G场景和需求标准项目、无线接入网6G标准项目的牵头报告人;提出云智算技术架构,推出以AI为核心驱动力的下一代云计算范式;升级一体化调度异构算力的算网大脑,着力推动算力成为像水电一样“一点接入、即取即用、按需调度”的社会级服务;构建全栈自主可控的多模态“九天”通用大模型,布局能源、交通、工业、医疗、教育等40余款行业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四是聚力推动开放合作,壮大数智生态。深化产学研用“联创+”合作,依托创新联合体、联合研究院、联合实验室等载体,当好智能生态构建者、技术算法驱动者、场景应用汇聚者、基础设施提供者,共同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携手推动数智技术普惠应用,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百舸同行,扬帆万里。中国移动愿与产业各方一道,主动拥抱数智时代潮流,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创新,提供智能普惠的新型信息服务,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数智发展成果造福更多人民,为以信息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党组书记、董事长
杨杰
编辑:晓燕
指导:辛文
来源:通信产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