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运收费战打响,中国对美船舶对等收费,影响究竟有多大?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4:31 1

摘要:关税战后,美国又打起了海运港口的主意,不顾劝阻,执意要对中国船舶收取高价港口费,中国也没废话,直接反制对等收费,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企业、组织或个人,以及美国制造和悬挂星条旗的船舶,一律包含在内,预示着一场关乎海运的博弈正在拉开序幕,那么,这场博弈对中美双方究

关税战后,美国又打起了海运港口的主意,不顾劝阻,执意要对中国船舶收取高价港口费,中国也没废话,直接反制对等收费,对与美国相关的船舶、企业、组织或个人,以及美国制造和悬挂星条旗的船舶,一律包含在内,预示着一场关乎海运的博弈正在拉开序幕,那么,这场博弈对中美双方究竟会产生什么影响?

今年4月17日,美国出台了针对中国船舶实施征收额外费用的政策。这一规定主要涉及两类,一是中国制造以及中国企业运营的船舶,每吨净收50美元,或者每个集装箱280.5美元,每艘每年最多将被征收5次费用,并且未来三年将每年增长30美元。

二是针对中国制造而非中国运营的船舶,每吨净收18美元或者每集装箱120美元,采用择高收取,并在未来三年内每年按照比例增加。

这一收费标准什么概念?以中美航线常见的COSCO THAILAND号为例,该船最大载箱量8500标准箱,净吨高达5.9万吨,按照美国的这一收费标准,该船每次停靠美国港口,就需要上交295万美元费用,一年停靠5次,就是1475万美元,此后三年递增,最终将收取4130万美元,更何况这还只是一艘船的收费。美国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打击中国航运业,另一个就是复兴自己的造船业。

但在10月14日这一港口费启动当天,我国也同样开启了反制措施,将对美国船舶按航次收取港口费用,收费标准是每净吨400元计收,明年4月17日起将上调至每净吨640元,后年每净吨880元,到2028年将增至1120元,收费对象与美国的标准差不多,也是凡是美国企业、组织、个人或运营的船舶,以及美国制造和悬挂星条旗的船舶。并且同一艘船每年收费不超过5次。

据彭博社测算,按照每净吨400元人民币的标准,一艘巨型油轮每次停靠港口需要上交4422万元人民币费用,折合美元就是620万美元。

对比中美如今的造船业,中国近年来量质齐升,截止到2025年6月底,中国造船业总计承接了64.2%的全球新船订单,造船完工量占全球的51.7%,市场份额已经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地位得以进一步巩固。但是反观美国,造船业持续萎缩,长期深陷供应链断裂、成本高企、人才短缺等困境,一艘商船造价高达3.3亿美元,是我国的三到六倍,导致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已经不足0.2%。如此差距下,有人认为,我国的这种对等反制措施,并不及美国的收费政策打击力度大,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这场博弈表面上是船舶航运业的较量,但其实涉及的制造业范围要更广。中国拥有船舶全产业链条,也拥有更多其他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2024年制造业增加值高达33.6万亿元人民币,占全球比重的近30%,并且已经连续15年保持世界第一。

在造船业上,全球每生产两艘新船,就有一艘是中国制造,这便是中国强大制造业的最好体现。美国要想仅靠提高收费振兴造船业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很可能导致大量订单流向日韩等其他国家。

虽然美国正在试图捆绑日韩造船业,重新构建产业链,但此次我国的反制措施,精准打击了任何与美国有关的企业、组织或个人,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想另辟蹊径,与日韩等国家合作远洋运输这条路也走不通了。

其次,在中国的反制下,美国航运业走得只会越来越艰难,最终随着业务量的减少,只能裁员缩减企业规模,到那时美国的经济将受到巨大冲击,毕竟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航运业背后可能牵扯到的不只是船舶产业链,还有物流、码头、钢铁产业、环保、维修等等,到那时就真的覆水难收了。

并且,中国对美国船只的反制收费,还可能将成本转嫁给进出口商,然后分摊至美国物价,让消费者买单,导致通胀进一步加剧,经济形势更加严峻。

总之,美国的这一加收天价港口费非但没有任何好处,还会在中国的对等反制下,最终反噬到自己身上。

来源:西说地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