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做饭不是“作秀”?谢霆锋靠“锋味”年入25亿,真相扎心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6:01 1

摘要:谢霆锋靠做饭把烤肠卖了15亿,黄磊就算做饭翻车也没耽误赚钱,朱孝天靠探店在短视频又火了一把,唯独陶喆因为做饭成了笑话。

最近做饭综艺又火了,一边是有人靠一道菜圈粉无数,一边是一群明星扎堆比厨艺。

但你发现没,这些综艺里总有靠美食做人设的男明星,就算不会做,会吃、能吃也能占个位置。

本来想觉得明星做饭都是作秀,但后来发现他们里不少人是真靠这个把事业盘活了。

谢霆锋靠做饭把烤肠卖了15亿,黄磊就算做饭翻车也没耽误赚钱,朱孝天靠探店在短视频又火了一把,唯独陶喆因为做饭成了笑话。

今天就聊聊这些明星的做饭人设故事,看看这里面到底藏着什么门道。

要说国内第一个靠做饭成名的明星,那得是《天天饮食》的刘仪伟。

1999年2月,央视想做一档教做饭的节目,就是后来的《天天饮食》,这也是国内最早的做饭综艺,内容特简单,每天15分钟教一道家常菜。

筹备的时候导演找了好多主持人都不满意,无奈之下就让节目组做文案的刘仪伟顶上去。

刘仪伟当时啥优势没有,没学过做饭,没当过主持人,连普通话都说不利索,导演让他试,就因为知道他平时爱琢磨做饭。

谁能想到节目一开播就火了,全国每天有500万观众固定看,刘仪伟也借着这档节目,成了家喻户晓的“做饭明星”。

其实刘仪伟能火,真不是因为厨艺多厉害,而是他踩中了“居家男人”这个没人碰的赛道。

那时候大家对明星的印象都是光鲜亮丽的,突然冒出来一个戴围巾在厨房做家常菜的,还不帅、不会唱跳,反而让人觉得亲切,慢慢就给他贴上了“新好男人”的标签。

后来的明星做做饭人设,多少都照着这个方向来,想打造“好老公”“好父亲”的形象。

刘仪伟算是把这条路走通了,给后面的人铺了路。

不过说到靠做饭人设拓展事业,林依轮的路子又和刘仪伟不太一样。

林依轮1993年靠《爱情鸟》火遍全国,2006年的时候,经他妻子运作,以明星主厨的身份成了《天天饮食》第五任主持人。

和刘仪伟这种“做饭爱好者”不同,林依轮是真有专业底子,专门学过厨艺还拿了厨师证,出道前还在玻利维亚的中餐厅当过厨师。

如果说刘仪伟是靠做饭成了明星,那林依轮就是给“明星下场做饭”立了个标杆,不仅靠做饭拉近距离,还借着这个身份拓展人脉、做生意。

听说他靠做饭认识了那英、成龙、王中磊这些圈内大佬,还接触到了投资圈的人。

后来他创立辣酱品牌“饭爷”,不少资源都是从这些“吃友”那来的。

现在好多90年代的歌手都没消息了,林依轮还能靠做饭相关的事业一直有热度,这步棋走得确实妙。

如果说《天天饮食》是正经做饭节目捧红明星,那《爸爸去哪儿》就是无心插柳了。

2013年这档节目一上线就爆了,嘉宾里张亮咖位最小,最后却成了获益最多的人,“会做饭”这个技能功不可没。

综艺里的人设不怕不精彩,就怕和别人撞,娱乐圈里同期撞人设的,没几个不闹矛盾的。

但在亲子综艺里,做饭是必有的环节,张亮之前当过专业厨师,自然就扛起了“厨艺担当”的担子。

别的爸爸做饭手忙脚乱的时候,他一上手就有条不紊,这对比一出来,观众想不记住他都难。

从那以后,不管是生活类还是户外类综艺,几乎都得有个“厨艺担当”,除了做饭还得照顾其他人,这个设定慢慢就成了综艺标配。

张亮算是摸着石头过河,而黄磊就是摸着张亮的路子转型的。

黄磊早年走的是文艺男神路线,和做饭一点不搭边。

但2014年参加《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时候,他都四十了,身材也发福了,原来的人设撑不住了,急需转型。

无奈之下,他就借着节目展现“顾家父亲”的形象,做饭成了这个形象的关键。

从那以后,黄磊就像被定了型,演的角色都是居家、嘴碎的暖男,在综艺里也一直是“大家长”的样子,以至于后来演别的角色,观众总觉得出戏。

不过他也没闲着,2015年推出自己的品牌“黄小厨”,2016年演《深夜食堂》,还在《向往的生活》里给嘉宾做饭,把“做饭人设”焊得死死的。

后来虽然有人吐槽他做饭不好吃,人设有点崩,但说实话,这一点没影响他赚钱。

《向往的生活》的出品方风火石文化,黄磊就是董事长,这档节目独家冠名费就有1.5亿,赞助商每家给的钱都上千万。

还有《小别离》《小欢喜》这些家庭剧,他不光演,背后也有投资,赚得盆满钵满。

如此看来,比起赚钱,被骂两句“做饭不好吃”,对他来说根本不算事儿。

要说把做饭人设玩到极致的,还得是谢霆锋。

他的做饭人设是从2014年《十二道锋味》开始的,节目里他以大厨形象出现,让不少人突然发现“原来谢霆锋还会做饭”。

其实谢霆锋2012年才开始学做饭,也就是和张柏芝离婚后的第二年。

这个时间点挺有意思的,他之前一直是“浪子”形象,结婚生子后转成成熟稳重路线,离婚后这个形象没了支撑,做饭刚好补上了空缺。

再加上他歌手、演员、商人的多重身份,做饭这个生活化的技能,反而让他显得更全能,80后觉得他是好歌手,90后觉得他是好演员,00后却觉得他是好厨子,跨年龄层圈粉效果绝了。

至于他真实厨艺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2012年还不会做,2014年就当大厨,要么是他在厨艺上天赋异禀,要么就是和黄磊一样,人设成分多一些。

不过这不重要,《十二道锋味》拍了三季,他的大厨人设已经深入人心,“锋味”还成了个大IP,他甚至还拿到了“米其林之友”的称号。

虽然这个称号更像营销联名,但大家慢慢就把他和“米其林大厨”挂钩了。

后来谢霆锋干脆不满足于做综艺,开始往资本化方向走。

2017年他结束和浙江卫视的合作,转头和阿里旗下的优酷合作,把节目改名叫《锋味》。

他看中的其实是阿里的电商资源,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没错,很快“锋味”就开了天猫旗舰店,卖各种联名食品,还拍了相关的大电影《决战食神》,办了主题演唱会,把IP价值榨得明明白白。

2021年薇娅的出现,让他的事业再上一个台阶。

这一年他成立了杭州锋味派食品有限公司,股东里就有薇娅丈夫董海峰的公司。

有了直播带货的助力,他推出的第一款产品“爆汁烤肠”就成了爆款。

这款烤肠打着“纯肉无添加”“黄金肥瘦比”的旗号,四年卖了15亿,连续三年都是全国销量第一。

谢霆锋比不少开火锅店的明星聪明多了,他虽然顶着“米其林”的名头,但卖的都是老百姓常吃的食品,只要把品控抓好,翻车的概率就小。

现在他又推出了意面、鸡翅这些产品,销量都不错,看样子是想打造一个食品帝国。

其实明星爱做做饭人设,核心原因就一个,转型。

娱乐圈本来就残酷,明星到了一定年纪,能接的角色就少了,拼不过小鲜肉,又比不过老戏骨,只能另寻出路。

而“会做饭”刚好能塑造稳重、顾家的形象,就算演不了霸道总裁,还能在家庭剧里找机会,走奶爸赛道。

而且美食赛道门槛真不高,明星做饭好不好吃,观众隔着屏幕也尝不到,只能听别人说。

现实里去朋友家吃饭还得夸两句,更别说娱乐圈了,同行给面子,观众看个热闹,人设就立住了。

就算不会做饭,会吃、能吃也能吸流量,毕竟谁都觉得自己懂吃,看到明星和自己爱吃一样的东西,还会觉得“接地气”。

除了做饭,现在不少明星还会搞直播、开店、教英语,都是为了开辟第二事业曲线。

不过话说回来,明星能成功,还是因为他们自带流量、人脉和资本,普通人根本复制不了。

但不管怎么说,比起单纯靠脸吃饭,能靠人设把事业盘活,也算是有点本事了。

来源:历史局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