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戏班子表演间隙,有人带了两个女先儿(女说书人)进来,准备说一段《凤求鸾》的书。
图文指砚斋正解《红楼梦》
编辑指砚斋主人
原创不易,关注就是鼓励
红楼梦中,有一个精彩的桥段,就是贾母《掰谎记》。
进入正题之前,先解释一下什么是“掰谎”。
“掰”就是“扯掰”,用通俗一点的话就是,批评、批判、辩论。
“谎”就是谎言、谬论,具体就是指那些荒唐的佳人才子的故事。
《掰谎记》就是贾母批判佳人才子故事的事情。
图|贾母
贾母批评什么谎言呢?
在《红楼梦》五十四回中,贾府元宵开夜宴,还请了戏班子唱戏。
在戏班子表演间隙,有人带了两个女先儿(女说书人)进来,准备说一段《凤求鸾》的书。
说书之前,开始先讲一下《凤求鸾》的故事梗概。
才讲了一个开头,被贾母叫停。
因为贾母知道这又是一个老套的才子佳人故事,无非是赶考公子勾引富家小姐,历尽艰难,最后终成眷属!
接着,贾母发表了一番长篇大论,对这一类才子佳人的故事进行了批评。
总结起来,贾母从以下这些方面进行了批判。
第一、故事的套路陈腐。她说,这些胡编乱造的才子佳人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
而且,贾母还指出了编这样的故事的人,出于三个原因。一是嫉妒富贵人家;二是向人家求婚,人家没有答应,编故事进行报复;三是中了黄毒,编出故事取乐并麻醉自己,幻想意淫!
图红楼梦小说截图
第二、这些故事轻视了社会道德的作用。
贾母强调了大家闺秀应有的教养:“只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这根本就不是千金小姐的做派,私定终身不是佳人。
第三、点明了故事的虚假性。
这样的故事都是穷酸文人嫉妒富贵人家,故意编排出来的。真正的大家子小姐,守在身边的丫鬟婆子一堆,那些公子小姐根本没机会私相授受,更不用说抗命私奔。
贾母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呢?
这需要联系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在贾母掰谎之前,贾宝玉轮着给大家挨个斟酒。
说是斟酒,其实就是敬酒!贾宝玉给邢夫人、王夫人、李婶娘以及薛姨妈敬的酒,她们都一一干了。
贾母又命宝玉给姐妹们按次序敬酒,众姐妹不敢违令,也都干了。
轮到林黛玉的时候,林黛玉和贾宝玉秀了一波狗粮。[大笑]
黛玉偏不喝,端起酒杯放在宝玉唇边,贾宝玉饮了。
图|林黛玉和宝玉
林黛玉在这样的场合,做出这样的事,确实有点意外,也有点出格了。
这就是贾母掰谎的前因。
贾母掰谎,肯定不是纯粹为了批评而批评,她是有针对性的。
那么,贾母是针对林黛玉吗?
从最直接的表象上看,不是!
理由如下:
第一、场合与由头不符合。
贾母是接着女先儿的故事发挥,是“破陈腐旧套”,表面上是批判文艺作品,抒发对世俗故事的不满。这是临时起意的“借题发挥”。
第二、贾母没有直接点名林黛玉。
贾母全程没有提到任何一个具体的人名,语气是针对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所以,贾母不是针对哪一个具体的人。
那么,贾母掰谎,是谁都不针对吗?
也不是!
贾母批评那些才子佳人的滥俗故事,还是有目的的!
她是对贾府所有人的一次教育、劝告和警示!
这所有人自然也包括林黛玉,并且林黛玉是重要的警示对象!
到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中,林黛玉已经来到贾府四年多了,宝黛之间微妙的爱情关系,已经贾府公开的秘密。
黛玉和宝玉从小一起长大,“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二人的关系愈来愈亲密。
图贾母和宝玉及林黛玉
他们之间因感情而产生的拌嘴、哭鼻子等事情,在贾府上下已是妇孺皆知。
就连下人们(如兴儿)都知道“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这种“不避嫌疑”的亲密,在当时的礼教之下,是有些不合礼仪,是存在风险的。
如果林黛玉和宝玉不注意适当控制感情界限,那就会发生越礼私授,秽乱淫奔之类有伤风化的事件。
贾母批评的对象,还包括薛宝钗。
理由是,尽管薛宝钗人缘很好,性格也不错,但是,薛宝钗把金玉良缘的事情炒作的人人尽知,贾母肯定也听说过。
贾母警示教育的对象,还有贾府的三春,以及其他人。从贾母的话里可以看出来。
贾母说:“所以我们从不许说这些书,连丫头们也不懂这些话。这几年我老了,她们姐儿们住的远,我偶然闷了,说几句听听,她们一来,就忙止住了。”
贾母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坚决阻止这些有伤风化的才子佳人故事在贾府里传播!
贾母说话讲究方法,她碍于李婶娘和薛姨妈在场,注意维护了贾府里的那些女孩子们。
贾母说:“别说书上那些大家子,如今眼下拿着咱们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那样的事。”
图|红楼梦小说截图
贾母在警示教育的同时,也有对黛玉的敲打与保护。
贾母深知黛玉对宝玉用情至深,且性格敏感,有时行为可能不够周全。
这番“掰谎”,既是给黛玉听,提醒她要时刻注意大家闺秀的身份和分寸,更是说给在场所有可能说闲话的人听,从源头上堵住他们的嘴,为宝黛的亲密关系建立一个“我们是亲戚,光明正大”的防护网。
所以,这更像是一种 “高级黑”式的保护。
贾母十分庝爱林黛玉,她这样巧妙地警示教育并劝告林黛玉,可谓用心良苦!
过了一会儿,放炮仗的时候,贾母怜惜黛玉禀气虚弱,不禁噼啪之声,情不自禁地把林黛玉搂在怀里,尽显慈爱的心。
贾母掰谎的真实目的和用意到底是什么呢?
综合来看,贾母“掰谎”是一次一石多鸟、深思熟虑的即兴演讲!
贾母主要目的是维护家族体面与门风。
贾母作为家族的定海神针,她必须公开捍卫贾府“诗礼簪缨之族”的美好声誉。
贾母的一个主要意图是为宝黛关系“消毒”和“正名”。
她通过严厉批判《凤求鸾》中公子小姐私定终身的行为,将宝黛之间青梅竹马的关系划入了“亲戚间正常往来”的安全区,坚决地否定了任何关于他们“不才之事”的流言蜚语。
这是对王夫人和薛姨妈她们散布的宝黛流言蜚语的有力回击。
这其实是在为“木石前盟”保驾护航,但用的是非常符合封建礼教规范的方式。
贾母的意图还警告了威胁宝黛爱情潜在对手——金玉良缘”的倡导者。
那就是说,这番话也是说给王夫人、薛姨妈她们姐妹俩听的,暗示贾府的门第和规矩不容挑战,选择孙媳妇的标准首先要是“知礼”的,而贾母心中,黛玉是在她身边长大的,自然是知礼的。
贾母对林黛玉爱之深厚,除了宝玉,绝对是无人可比!她用这种暗中敲打的方式,让她自己警醒,以免踩雷!
贾母“掰谎”,虽然有触发点,却不是随便发出感慨,而是借题发挥,有明确的现实目的。
这个目的,既是为了警示、教育、劝告林黛玉,也是为了保护她!
也是为了警示、教育、劝告贾府的小姐妹们和其它人!
更是为了敲打支持金玉良缘的炮制者和幕后支持者。
真是的一石三鸟!
可见贾母是一位深谙权术、用心良苦的家族长辈。
贾母这次掰谎行为,是她在复杂的家庭斗争中,为了保护家族声誉和自己心爱外孙女林黛玉未来的幸福,所采取的一次精妙绝伦的博弈!
图|贾母和林黛玉
对于贾母掰谎这件事,你有什么看法呢?
欢迎留言讨论!
来源:指砚斋正解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