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残疾人协会”于本周二发出警告,称在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生效期间,加沙地带的未爆弹药正对陆续返乡的流离失所者构成“巨大”风险。该组织呼吁,应立即允许排雷专业人员进入该地区,展开清理作业。
本文为深度编译,仅供交流学习,不代表日新说观点
国际残疾人协会指出,由于人口稠密的加沙地区空间极为有限,未爆弹药所带来的风险被进一步加剧。
一家国际非政府组织“国际残疾人协会”于本周二发出警告,称在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生效期间,加沙地带的未爆弹药正对陆续返乡的流离失所者构成“巨大”风险。该组织呼吁,应立即允许排雷专业人员进入该地区,展开清理作业。
该组织驻巴勒斯坦地区主任安妮-克莱尔·亚伊什(Anne-Claire Ayesh)表示:“风险极其巨大——自战争开始以来,已有约70000吨爆炸物被投掷到加沙地带。”“国际残疾人协会”长期专注于扫雷工作,并为杀伤人员地雷的受害者提供援助。
自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对以色列发动袭击并引发长达两年的战争以来,从从未引爆的炸弹、手榴弹到普通的子弹,各类未爆弹药已成为加沙地带司空见惯的景象。亚伊什指出,当地“废墟的堆积程度极高”,并且由于人口稠密的城区空间有限,环境的“极端复杂性”进一步加剧了风险。
今年1月,联合国地雷行动处(UNMAS)曾估算,投掷到加沙的弹药中,约有“5%至10%”未能成功爆炸。此后,战事依然持续不断,以色列军队尤其在9月中旬对加沙城发动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上周五,自战争爆发以来的第三次停火协议在加沙地带正式生效。
联合国地雷行动处向法新社表示,由于过去两年间以色列方面实施的种种限制,其团队“一直未能在加沙开展大规模的勘测行动”,因此该机构至今无法“全面掌握加装地带爆炸性弹药威胁的整体情况”。
曾为“国际残疾人协会”在加沙工作的英国前军事排雷专家尼古拉斯·奥尔(Nicholas Auld)今年三月曾向法新社透露,他未能获得在加沙执行排雷任务的许可,原因是以色列的空中监视系统可能会将其误认为是企图将未爆弹药改装为武器的武装分子。
尽管困难重重,联合国地雷行动处仍强调,自10月10日停火生效以来,技术援助的请求出现了“激增”。该机构已受邀执行多项人道主义任务,其中包括“前往此前无法进入的区域”。
未来数日,该机构的“工作重点将转向保障废墟管理作业的安全”以及清理瓦砾,其核心目标是要保障数千名返乡流离失所者所使用的道路安全。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也于周一表示,人道主义工作者将“评估主要道路的爆炸物风险”。但联合国地雷行动处指出,其“地面装甲车的数量有限,这意味着每日只能开展有限次数的爆炸物风险评估”。
该联合国机构同时透露,他们至今仍未获得以色列当局的批准,以运入销毁未爆弹药所必需的设备。目前,有三辆装甲车“正在边境等待进入加沙,这将使我们的行动更安全、规模也更大”。
来源:日新说Copernicium一点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