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学历人群熬夜“降智”更狠?2.4万人10年研究证实,快来看看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5 16:23 1

摘要: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级预防领域,睡眠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风险调节因素。然而,睡眠的“质”与“型”,孰轻孰重?近日,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一项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更

在阿尔茨海默病的一级预防领域,睡眠一直是被广泛关注的风险调节因素。然而,睡眠的“质”与“型”,孰轻孰重?近日,发表于《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的一项为期10年的前瞻性研究,为我们带来了更深入的见解。

该研究通过10年随访数据明确指出:晚睡与认知能力水平下降显著相关,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风险,在高教育水平人群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调研覆盖2.4万人、横跨10年

来自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人员,依托“生命线队列研究”(Lifelines Cohort Study),在排除了在排除基线患有痴呆等疾病的个体后,纳入了23,798个40岁及以上成年人为调研样本(女性占57.7%),进行了长达十年的随访,成为国际上规模最大、追踪时间最长的相关研究之一

学历越高,晚睡负面影响越显著

研究选用Ruff图形流畅性测试(RFFT)作为核心评估工具,该测试能敏感地反映大脑的非语言流畅性、执行功能与认知灵活性。通过对比基线期与十年后的RFFT得分变化,研究者精准捕捉了认知功能的长期衰退轨迹。

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型与认知衰退之间存在明确关联。越是偏向晚睡型(即睡眠中点时间越晚)的个体,其十年间的认知衰退越明显。

并且当研究者进行教育分层分析后,一个更为深刻的图景浮现出来。晚睡对认知的负面影响,相对更集中在高教育水平人群之中。

在高等教育组中,睡眠时型每推迟1小时,其十年间的RFFT分数下降0.80分。然而,在中等和低教育水平人群中,并未观察到此种显著关联。

为何高学历人群反而更容易成为“晚睡受害者”呢?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此群体中,较差的睡眠质量和吸烟是加速认知衰退的重要诱因,分别解释了总关联的13.5%和18.6%。而饮酒和缺乏锻炼的作用相对不显著。

此外我们不难发现,高学历者多从事职业特性更为固定、时间安排灵活性较低的工作(如管理者、教师、行政人员等)。他们通常受制于高度固定的工作日程,导致作息规律与自然生物钟难以同步。

参考文献:Wenzler, A. N., et al. "Chronotype as a potential risk factor for cognitive declin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leep quality and health behaviours in a 10-year follow-up study." The journal of prevention of Alzheimer's disease (2025): 100168.


来源:郑老师讲统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