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月18日,新疆和田原料市场突然收紧,顶级晴水料一天跳涨20%,直播间里“冰底胶润”的秒货瞬间成了万人踩坑现场。
“花一万买的晴水镯子,回家一看棉线比头发都粗!
”——3月18日,新疆和田原料市场突然收紧,顶级晴水料一天跳涨20%,直播间里“冰底胶润”的秒货瞬间成了万人踩坑现场。
别急着骂主播,这波涨价背后,是矿口封停、俄料青海料集体冒充新疆料,证书却写着一样的“和田玉”。
一句话:现在敢下手,得先学会把“晴水”看穿。
老玩家都知道,晴水不是独立玉种,是青海料里偏色淡绿的那一支。
过去三千块能捡个肉眼干净的,今年直接翻倍。
为啥?
和田本地矿口从二月起只放两天票,挖机进场得先交环保押金,大料进不来,小料被直播公司包圆。
货少了,直播间滤镜却越开越猛:冷光灯一打,俄料也能泛出“冰底”,回家换暖光立马灰一层。
最惨的是“一物一证”也靠不住,NGTC新版证书虽然加了“颜色饱和度”栏,但备注里只要没标“新疆产地”,商家就能合法混卖。25%退货率就是这么来的。
想不被割,先把价格锚点换掉。
现在五千以下是青海料主场,想要新疆胶感,起步价已经摸到六千;真正冰底无棉的,直播间喊九千九,柜台直接标一万五,还能再砍五百。
记住两个土办法:一看证书编号是不是65开头,新疆送检才给这个号段;二用白卡纸贴手腕当背景,晴水发灰就是俄料,发青才是青海,微微泛奶油光的新疆料现在打着灯笼都难找。
三月到四月是玉雕展旺季,柜台冲销量,砍价直接对半开,比直播间靠谱。
说白了,晴水镯子从“小清新”变成“硬通货”,就用了半年。
矿口封、直播间炒、鉴定证背书,三板斧下来,买家只剩“认栽”和“认料”两条路。
别信“错过今天等一年”,好料子永远在下一块,钱包只有这一只。
——“一万块我为啥不买黄金?
至少不会关灯就变色。
”
来源:依怡苡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