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话那头的信任,电话这头的专业,让麦田里回荡着动听的声音。刘广亮耐心细致地为农户答疑解惑,他说,如果情况比较复杂,能到现场进行指导的,他一般都会尽快赶到现场。如果一时间赶不过去,他会让农户用微信图片或者视频发过来,线上帮助农户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又是一年麦收季,卫辉市农技推广服务站站长、推广研究员刘广亮一如既往忙碌在田间地头。
5月14日,在卫辉市孙杏村镇的麦田里,刘广亮俯身查看小麦长势,开镰收割的日子临近,沉甸甸的麦穗让他格外欣慰。
一下午时间,刘广亮的手机铃声不断响起,都是卫辉市各乡镇的农户打来的。从事基层农技推广工作28年,他的手机号码被无数农民朋友记录在通讯录。
“要不要再浇一次水要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小麦还很青并且缺墒,容易受到干热风侵害,那就在这两天尽快浇完,但注意大风天气不要浇。”
“最近三五天打过药了,并且打药比较全的情况下,这次可以只打叶面肥,延长灌浆时间,抵御干热风。”
电话那头的信任,电话这头的专业,让麦田里回荡着动听的声音。刘广亮耐心细致地为农户答疑解惑,他说,如果情况比较复杂,能到现场进行指导的,他一般都会尽快赶到现场。如果一时间赶不过去,他会让农户用微信图片或者视频发过来,线上帮助农户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
15日一大早,卫辉市柳庄乡庞庄村一农户致电刘广亮,说自家种的麦子非常不均匀,一片片黄,一片片绿,不知道啥原因。因为马上要参加会议,刘广亮让他通过微信把麦田的图片发过来。
看到图片后,刘广亮认为这是土壤肥力不均造成的。这一结论也得到了农户的认可,表示自家田里有生土。刘广亮建议在明年种植小麦前通过增施有机肥来改良土质,就能避免出现今年的情况。
藏粮于技,绘就“丰”景。尽管获得了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河南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河南省农技推广先进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但刘广亮始终步履匆匆。卫辉市玉米单产提升培训班已经开课,16日下午,他为种粮大户进行了授课。
“主要从玉米单产提升方面进行技术培训,比如种子和肥料类型的选择,播种机械的检修与调试,种植密度,主要技术等等,通过培养高素质农民,持续推进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扛稳粮食生产责任。”刘广亮说。
在田地里比在家里时间长,和农户说的话比和家人多,在我市还有许多像刘广亮一样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他们裤管沾满泥土,脊背洒满星光,用智慧和汗水奋力书写着属于牧野大地的丰收图景。(新乡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艳冰)
编辑:杨璇
来源:新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