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卢卡申科突然警告乌克兰或将不复存在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4 15:15 1

摘要:2025年10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抛出重磅言论,直言若乌克兰不立即启动谈判,"可能作为一个国家消失"。这一措辞尖锐的警告打破了此前相对缓和的舆论氛围,在俄乌冲突胶着之际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俄罗斯最紧密的盟友,卢卡申科此时发

2025年10月12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抛出重磅言论,直言若乌克兰不立即启动谈判,"可能作为一个国家消失"。这一措辞尖锐的警告打破了此前相对缓和的舆论氛围,在俄乌冲突胶着之际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作为俄罗斯最紧密的盟友,卢卡申科此时发声绝非偶然,而是俄白联盟在战场态势、外交博弈与大国政治交织节点的精准表态。

卢卡申科的警告通过《基辅独立报》等多方媒体传播,其言论结构清晰且极具针对性,与以往批评欧洲的立场形成明显转向 。在国家生存层面,他以"每日观察局势"的知情者姿态宣称,"俄罗斯正在前线势不可挡地推进",将谈判与乌克兰的国家存续直接挂钩,这种"非谈即亡"的表述创下冲突爆发以来的措辞强度纪录。不同于此前对多方责任的模糊指责,此次他明确将谈判停滞的根源指向个人:"问题不在于美国……也不在于俄罗斯……而在于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并呼吁对其施加"强大压力"以促成决策 。更具战略指向性的是,他再度鼓吹"斯拉夫解决方案",宣称"除了斯拉夫国家,没有人会给乌克兰带来幸福",这一说法与9月他会见顿涅茨克地区领导人时提出的"直接合作"主张一脉相承,实质上是试图将俄白塑造成乌克兰问题的唯一解方,消解西方援助的合法性 。

卢卡申科选择10月12日发声,精准踩中了战场与外交的多重关键节点,每一项表态都对应着具体的现实动因。战场态势的阶段性变化成为其言论的核心支撑。俄罗斯国防部10月3日已通报俄军"在几乎全部接触线上向前推进",而顿涅茨克重镇波克罗夫斯克的争夺更进入白热化阶段——俄军以小股渗透战术持续压缩乌军防线,当地乌军被迫每日应对数十次进攻,后勤补给线已暴露在俄军火力覆盖下 。卢卡申科正是利用这一战场优势,通过渲染"不可逆转"的推进态势制造恐慌,甚至暗指乌克兰西部邻国正酝酿"领土瓜分",进一步瓦解乌方抵抗意志。这一言论与克里姆林宫的外交节奏形成严密配合。就在卢卡申科发声前两日,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刚公开表示俄乌谈判"因乌方原因处于暂停状态",指责乌方对俄备忘录草案未作回应 。两者一唱一和,将谈判破裂的责任完全推给乌克兰,试图在国际舆论中占据道德高地。

美乌近期的紧密互动则直接触发了此次警告。10月11日,泽连斯基与特朗普刚完成"顺利且富有成效"的通话,不仅讨论了增强防空系统,还触及乌克兰渴求的"战斧"导弹援助问题 。这一动向令俄白阵营高度警惕,卢卡申科特意告诫乌方"在战斧导弹问题上保持冷静",本质上是试图压制美乌军事合作预期,抵消西方援助带来的战略平衡效应。美国大选后的政策不确定性更被其视为可乘之机。卢卡申科特意提及"普京已向特朗普透露新和平提案内容",这一表述直指美国政权过渡的敏感期——特朗普此前曾提出让乌割让领土的主张,且俄美已就冲突调解组建专家组,俄白显然希望在美新政府政策定型前,通过舆论攻势锁定有利的谈判框架 。

卢卡申科的强硬表态,既是俄白联盟战略协同的体现,更是其维护自身政治地位的现实需要。对乌克兰实施"心理战"是最直接的战略目标。通过描绘"国家消失"的极端前景,他试图在乌社会内部制造分裂——一方面打击前线士兵士气,另一方面引发民众对泽连斯基"拒谈"政策的质疑。这种舆论施压与俄军在战场的军事行动形成呼应,构成"打谈结合"的立体攻势。离间美乌同盟关系则是更深层的考量。将责任完全归咎于泽连斯基个人,实则暗含"泽连斯基为迎合美国而牺牲本国利益"的隐喻,试图在乌民众心中植入"美国援助不可靠"的印象。这一策略与俄方长期炒作"美利用乌消耗俄"的叙事形成共振,旨在削弱乌克兰的外部支持基础。更为关键的是,此举是卢卡申科巩固俄白联盟地位的刻意行动。就在一个月前,俄白刚结束"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10万名军人参演并演练了非战略核武器使用规划,普京亲赴观摩以示重视 。卢卡申科通过扮演"冲突调解信使"与"强硬警告者"的双重角色,既证明了白俄罗斯在俄战略体系中的不可替代性,也为自身争取了更多对俄议价空间。

从国内维度看,这一表态也是转移压力的需要。白俄罗斯因支持俄遭西方长期制裁,经济面临困境,与顿涅茨克等地区的"直接合作"实则是寻求经济突围的尝试 。通过将民众注意力引向外部冲突,卢卡申科得以弱化国内矛盾,强化政权合法性。

舆论战背后的战场真相与未来迷局。对于卢卡申科的警告,各方反应呈现鲜明分化。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通话时明确回应,"必须用实力推动真正的外交进程",暗示不会屈服于压力。而俄方则迅速跟进,俄国家杜马议员别利克直言"泽连斯基只是执行他人意志,不是谈判一方",进一步强化对乌施压态势 。客观来看,卢卡申科的言论存在明显的宣传色彩。尽管俄军在局部战线取得进展,但波克罗夫斯克等关键枢纽仍在乌军控制下,且乌方仍在扎波罗热等方向发动反攻,所谓"不可逆转的推进"并非战场全貌。其提及的"领土瓜分"更是缺乏实据,更多是心理战手段——即便波兰因俄白军演关闭边境并部署重兵,也未显露任何领土诉求 。但这一表态仍折射出冲突的危险演进方向。俄白联盟通过军演强化军事协同,卢卡申科的警告可视为对西方的间接威慑,与他9月"北约击落俄机将遭反击"的表态形成逻辑延续 。而美乌在"战斧"导弹等关键援助上的互动,可能引发俄方进一步升级行动,令冲突陷入"援助-反制"的恶性循环。

归根结底,卢卡申科的警告是俄乌冲突进入僵持阶段的典型舆论操作,其本质是试图以话语优势弥补战场僵局,以心理施压打破战略平衡。但真正决定冲突走向的,仍是前线的军事博弈、西方援助的持续性以及美俄间的战略博弈——这些深层因素,显然不是一次警告就能改变的。

来源:长旅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