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上字又草又急,却像刀子扎进彭德怀心里,蒋介石让马步芳撤退前炸了玉门油矿,连颗螺丝钉都不给共产党留。
1948年8月的黄土高原,热风裹着沙尘吹得酒泉城外胡杨林响个不停。
夜色里,一封密信穿过层层封锁,送进了西北野战军司令部。
信上字又草又急,却像刀子扎进彭德怀心里,蒋介石让马步芳撤退前炸了玉门油矿,连颗螺丝钉都不给共产党留。
那时候的玉门油矿可不是一般重要,全国几乎所有原油都从这出,西方媒体都叫它“中国唯一的工业血液”。
蒋介石在南京跟马步芳说“共产党能得西北,但别想拿一滴油”,这话够绝的。
马步芳接了令,马上把工兵营派到老君庙矿区,一箱箱TNT跟着驼队进了山谷,导火索缠在钻机、蒸馏塔上,看着就吓人。
酒泉地下党靠潜伏在马步芳副官身边的报务员,把情报送到张掖前线。
彭德怀看完信,连夜提着马灯进了作战室,在地图上画了三个红圈:酒泉、玉门、安西。
他心里门儿清,解放军主力还在两百公里外,马家军工兵半天就能点燃导火索。
这场较量里,时间比刀子还锋利。
马步芳这边都把炸药摆好了,彭德怀哪有时间等上级批复?他一口气写了三封电报。
第一封给前沿各师电台,让他们架高音喇叭,白天黑夜对着马步芳的人喊“敢破坏油矿的,不管官多大,都是战犯,绝不放过”。
第二封给张掖骑兵营,挑了个加强连,让他们带电台、迫击炮,第二天凌晨四点出发,三天内必须到玉门,路上不换马、不宿营,就算主力到不了,先头部队也得把矿区占了。
第三封通过香港转给油矿经理邹明,说“你是中国人也是技术专家,得组织工人护矿,解放军正往这赶,国家不会忘了今天出力的人”。
电报发完,彭德怀把帽子往桌上一摔,跟参谋说“我说话算话,马步芳真敢点火,我追到天涯海角也得把他脑袋拎回来见毛主席”。
8月12日凌晨,张掖城外尘土满天飞。
加强连一百三十七个人、两百七十四匹军马,驮着迫击炮和机枪,跟离弦的箭似的扎进祁连山。
为了抢时间,他们不走公路,专走牧羊人踩出来的山脊线。
白天戈壁温度能到五十度,马鞍烫得能烙饼;夜里到了海拔三千米的地方,寒风裹着雪粒往衣领里灌。
战士们啃的玉米面馍冻得硬邦邦,渴了就喝马血,两天两夜加起来就睡了六个小时。
14日拂晓,先头排到了玉门南口,远远看见矿区上空飘着青天白日旗,旗下马家军工兵正把炸药往井架边堆。
排长王二顺把盒子枪往腰上一插,低声说“吹号!跑步!占了东侧的沙包!”军号声划破黎明,马家军没反应过来,两边隔着三百米开打。
解放军用迫击炮炸断了唯一的木桥,把工兵堵在矿区里,这一下就为后续部队争取了六个小时,太关键了。
这边骑兵连在前线拼,那边解放军的电台广播也没闲着,跟张无形的网罩住马家军阵地。
“马步芳部的官兵听着!炸油矿就是民族罪人!彭德怀司令员有令,参与破坏的,不管逃到哪,都得抓回来严惩!”夜里,沙哑的山西口音在戈壁上一遍遍地响。
后来马步芳的骑兵第2旅旅马呈祥回忆说“那声音跟锤子敲脑袋似的,士兵们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想背千古骂名”。
这心理战还真管用。
本来定好8月15日凌晨引爆的工兵营长,找了三次“等确认”的理由推迟行动。
就在他犹豫的时候,15日下午解放军大部队到了,黄新廷带着装甲车开进矿区,炮口对着马家军指挥部。
马步芳的爆破队长一看大势已去,只能下令撤退,引爆计划就这么黄了。
油矿保住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火种算是留住了。
工人们把钻机擦得锃亮,在井架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
但很少有人知道,彭德怀的追杀令没跟着硝烟散了。
1949年9月兰州战役结束,马步芳带着家眷逃到重庆,又转飞香港。
彭德怀在兰州城头上跟参谋说“只要他还活着,就接着查”。
后来马步芳辗转去了沙特,1962年死在那。
彭德怀得知消息后,沉默了好久,就说了句“便宜他了”。
本来想这人要是被抓到,肯定得给国家和油矿一个交代,但后来发现他客死异乡,也算是一种结局吧。
从“保命油矿”到“绿色油田”:玉门的70年变身
玉门油矿不光保住了,后来还成了新中国能源的基石。
1959年那会,它的原油产量占了全国一半还多,兰州炼油厂这些首批现代化工业项目,都靠它供能。
而且它还往全国送了十多万技术骨干、四千多套设备,大庆、克拉玛依这些油田开发,都有玉门的影子,所以大家才叫它“中国石油工业摇篮”。
更有意思的是,当年护矿的工人里,还有后来的“铁人”王进喜。
1949年他就加入了护矿队,1959年带着1205钻井队在大庆创造了月进尺五千多米的纪录,还喊出“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话。
说实话,这种拼劲,跟当年解放军护矿的劲儿是一样的。
还有玉门油田的603岗位,首创了“七字管井法”,成了全国油田的标杆,到现在还在用。
当年靠人扛枪保护的“黑色石油”基地,现在变成了搞“蓝色能源”的先锋。
2023年玉门建成了54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一年能发十多亿千瓦时的电,还能减少不少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了四千多万棵树。
中国石油首个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也在这投产了,一年能产两千多吨绿氢,纯度特别高,供周边的化工园区用。
酒东作业区还搞出了“零碳油田”,采油见不着油、注水见不着水、伴生气不往天上排,2023年还拿了“零碳工厂”的认证。
光伏电站的土地流转给当地农民,一年能让他们多赚三百万。
现在还在建全国首个“风光储氢”一体化基地,计划2025年新能源装机能到两百万千瓦,绿氢产能突破一万吨。
现在的玉门油田纪念馆里,还保存着当年解放军留下的山炮炮闩,炮身上刻着“保护油矿,追杀到底,彭”。
字被岁月磨得发白,但看着还像一簇火。
老君庙1号井、石油河炼油遗址现在成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一年能接待三十万研学游客,海外员工也会来这接受“石油精神”的培训。
馆里把彭德怀签署的“追杀令”原件,跟现代氢燃料电池的展品放在一起,看着就知道,从当年的“铁血护矿”到现在的“绿色领跑”,玉门一直在跟着国家的脚步走。
玉门油矿的故事,不是光讲过去的仗怎么打,更讲中国人怎么护着自己的工业命脉。
从1948年彭德怀“追杀到底”的怒吼,到现在零碳油田的光伏板闪闪发光;从王进喜“人拉肩扛”搞钻井,到现在氢能管道在戈壁里铺着,这片土地上的信仰一直没断过。
如此看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把国家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这种劲儿,才是最该留下来的。
来源:史来鉴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