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微尘在《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写道,外婆一把年纪了,但是可以很骄傲地说:“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被人糊弄过。”
别以为,六十岁之后,就万事大吉了。
如果你一意孤行,晚年的生活,还要受苦受难。
不管一个人如何强大,都斗不过一群人;拼尽全力逆流而上,也终有一天会疲惫。
我们总不能一直靠自己,还要学会靠社会这个大家庭。
要早点明白,学会借力,才能避免晚景凄凉。
01
借他人之力,提升认识。
理微尘在《我的外婆从不内耗》中写道,外婆一把年纪了,但是可以很骄傲地说:“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被人糊弄过。”
外婆的做法很简单,就是遇到事情了,第一时间不是自己决定,会征求周围人的建议,或者直接求助。
有人拉着外婆去投资,说回报率很高。外婆就问:“回报率那么高,为什么别人不直接自己赚,要把钱分给你呢?”
遇到无法决定的事情,外婆就去找体制内的子孙,甚至拨打市长热线。
遇到一些奇怪的电话,外婆就去街上的派出所,要警察来帮忙判断。
外婆有很多迷糊的地方,也有细一些认知的误区,世上的骗术千千万万,外婆也不知道。但是她通过周围人的眼睛、智慧,让自己一次都不被骗,被欺负都没有。
很多老人,总是被骗,他们认知低不是关键原因,而是他们愿意和骗子一起,隐瞒真相,就是自己的儿女面前,还要守口如瓶。
很多老人,总是被欺负,不是他们没有读很多书,看很多手机内容,而是他们以为自己很厉害,就什么都要“单独判断、单独行动”。
人老了,开口求人,其实一点都不难,关键是老人要主动一些。一些年轻人,是乐于助人的。只是老人不伸手,年轻人也不会伸手。
俗话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什么都看得清楚。”
六十岁之后,人的思维,知识面等,都相对狭隘。就是天天看书,也无法避免。毕竟,出生的年代很久远了,时代发展也很迅速。
遇到事情了,多联系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求民警,多靠子女,多找一些体制内的人。也就是多说了几句口气好的话,就得到了很多的好处,起码避免了一些坏事发生,何乐而不为呢?
02
借自然之力,养护身体。
很喜欢一段话:“一堆柴火,可以被风吹熄灭,也可以汲取风的力量,重新燃烧。”
人到了晚年,是燃烧,还是熄灭?很多人会选择燃烧,不愿意熄灭。
这就涉及到如何养生的问题了。
健康是一个大课题,对老人来说,非常重要。失去了健康,晚景凄凉的局面就开始了。
《论语•雍也》中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把人放到自然界中去,自然地变老,按照自然规律去一日三餐,那么人的精神会变好,人的寿命会得到滋养。
反而是那些怕死的老人,每天都要保健品,求长生不老,活得很不自在,钱花光了,身体也折腾够呛。
古代一些皇帝,为了活久一点,就求一些仙丹,结局都不太好。比方说,唐宪宗勤勤恳恳工作,到了后期,就寻仙问药,最终被丹药毒坏了身体,数月不能上朝,引发了政变。唐穆宗,沉迷丹药,30岁就病故。
最好的一生,是自然而来,又回归自然。人到最终,都是一堆黄土。
就像哲学家庄子说的,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
一年有四季,春天播种,秋天收获,冬天休整。如果你逆着来,可能是颗粒无收。
同时,看到身边的人,自然老去,也不要过度悲伤,避免做一些违背自然的事情。比方说,厚葬,耗费钱财,也是徒劳。
学一学庄子,就是妻子过世了,也开心地唱歌。他知道妻子已经过世,无法重来,但是活着的人,还要幸福。他自己要过世了,还安慰弟子,不要悲伤,不要厚葬,免得伤害身体。
顺着自然规律,人反而老得慢一些,日子也从容,每一天都是有效的。
03
借政策之力,改善生活。
见过太多的老人,退休金很高,工作期间也很努力,但是晚年却和社会格格不入。
老人出门,发现自己不会用手机,各种不方便;去就医,一些设备不能用,气急败坏。
老人去旅游,就根本不知道如何寻找优惠,花钱多,还满腹牢骚。
最可怕的是,一些老人,一辈子都不退休,以为存款十几万,养老无忧。一旦物价提升了,就日子都过不好,非常不安。
一些老人,医疗保险都不去缴纳,一旦生病,存款都花光。
有长期思维的老人,都会研究社会政策,依靠政策,让自己退休,方便出门,就医等。从而晚年的压力,不是很大。
也在平时,看一些政策,让自己少花钱,少麻烦。比方说,妇女节这一天,女人去旅游,可以少花钱,甚至免费。老人坐公交,可以免费。
社会在想办法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老人要跟上来,要领情。
04
借助道路,我们可以散步;借助飞机,我们可以环游世界;借助汽车,我们可以去远方;借助流水,可以行船......
六十岁之后,看看你的周围,有什么可以借用的?借起来,你会万事无忧。
当然,你借什么,都要有好的人品。学会感恩,是起码的。这个社会、周围的人只愿意帮助人品好的老人。
做一个带慈悲心的人,走到哪里,都顺顺利利。
来源:布衣粗食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