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凌晨五点的北京,天还没亮,秦海璐已经站在客厅地毯上,一手扶着儿子的腿,一手帮他调整云手角度。
凌晨五点的北京,天还没亮,秦海璐已经站在客厅地毯上,一手扶着儿子的腿,一手帮他调整云手角度。
小家伙疼得直抽气,她没松手,只轻轻说:“再坚持三秒,京剧演员就得这么练。
”这一幕被王新军拍下来,发到《妻子的浪漫旅行》花絮里,弹幕瞬间刷爆——“原来影后在家也这么硬核”。
很多人第一次记住秦海璐,是因为19年前那张并不“惊艳”的脸。
金像、金马、金紫荆三座奖杯同时砸下来,媒体标题却写“最丑影后”。
她看完把报纸一折,塞进行李箱,继续去小剧场排话剧,票价80块,台下连过道都站满人。
那时候没人知道,她12岁在营口戏校练刀马旦,每天压腿压到哭,老师拿戒尺敲膝盖,敲完继续唱。
后来她把这段经历讲给深圳无人机企业的工程师听,对方愣了半天,说:“原来我们调试代码的耐心,跟你练唱腔是一回事。
”
2023年,她演了《青春之城》里的方远舰,从30岁冲到50岁,一场仓库破产的戏,她没掉泪,只是坐在纸箱上,把口红掰断抹在手背,像给伤口上药。
镜头推上去,观众看见的不是“演技”,是2000年她刚毕业那会儿,跑组递简历被拒30次的自己。
那场戏拍完,她跟导演说:“别给我磨皮,皱纹里都是电费。
”
行业里开始叫她“秦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70后里第一个。
发布会的闪光灯照得她眯眼,她干脆把稿子一收,说:“我就是一个唱戏的,只不过戏台变大了。
”台下记者笑,她也笑,露出一点东北人的豁牙子。
那天她没穿高定,套了件黑色衬衫,袖口磨得发白,是十年前话剧《四世同堂》的排练服,洗多了硬得像盔甲。
盔甲背后,生活却软得不像话。
婆婆腰椎不好,她每周背去SPA,老太太趴在床上哼哼,她一边给技师递眼色一边哄:“妈,您就当唱《贵妃醉酒》,放松。
”王新军最初不想让儿子学戏,怕吃苦,她也不吵,每天五点起床,父子俩睡眼惺忪,就看见她已经把腿架在墙上压筋。
一个月后,王新军默默给儿子买了双练功鞋。
她说,这不是说服,是“做给他看”,就像当年老师拿戒尺,不是恨,是怕她浪费天赋。
有人问她,影后不拍戏,天天在家“带娃唱戏”亏不亏。
她翻个白眼:“京剧里有个词叫‘亮相’,一瞬定乾坤。
生活也一样,每天那几分钟把孩子扶正,比红毯闪光重要。
”她左手无名指上还有一圈老茧,是早年在戏校勒头留下的,后来给公公按摩,茧子又厚了一层。
她不给茧子修,说:“这是勋章,提醒我别装。
”
今年《青春之城》二轮播出,有弹幕飘过:“方远舰破产那刻,我好像看见我妈下岗那年。
”秦海璐在采访里读到这条,眼眶一红,又笑:“这就对了,演员不是演神仙,是演人——演那些摔倒了,拍拍土继续走的普通人。
”说完补一句,“包括我自己。
”
所以,别再问她怎么平衡事业与家庭,她压根没打算平衡。
她就是把戏校那套搬回家: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只不过舞台换成客厅,观众只剩一个九岁小男孩。
小男孩压腿疼得哭,她蹲下来,用营口话逗他:“哭啥,你妈当年压腿,哭完还得翻跟头。
”孩子破涕为笑,她顺手把眼泪抹在自己袖口,那块布料,十年了,还硬得像盔甲,却暖得刚刚好。
来源:魔法微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