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聪女儿上户口了!用孩子炒作的黄一鸣终究还是“人财两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13 01:26 1

摘要:15万一个月,北京朝阳法院的传票把“王思聪”三个字第一次钉在了抚养费被告栏。

15万一个月,北京朝阳法院的传票把“王思聪”三个字第一次钉在了抚养费被告栏。

黄一鸣没再晒聊天记录,而是直接递了诉状,把“私生女”话题从热搜拖进法庭。

消息一出,隔壁写字楼的午休茶水间瞬间分成两派:有人掰着指头算15万能买多少罐奶粉,有人压低声音说“网红终于把流量变现成传票”。

空气里飘着速溶咖啡味,像极了一场大型围观现场。

法院门口没有长枪短炮,只有一张A4纸贴在公告栏:案件已受理,开庭时间另行通知。

王思聪的律师倒先开口,说亲子鉴定早做完了,结果“不便公开”。

一句话把皮球踢回给隐私权,既不认也不否认,留足回旋空间。

法律圈的朋友眯着眼笑:这叫“程序上配合,实体上拖延”,典型的“有钱人的太极拳”。

可另一边,黄一鸣的抖音后台数字跳得比法院传票还快。

三个月带货2800万,三分之二是宝宝湿巾、学饮杯、防胀气奶瓶。

小闪闪在镜头前啃脚丫,点赞轻松破五十万,评论区一水儿“宝贝好可爱,链接上快点”。

平台悄悄给视频打上“未成年人出镜提示”,像给滚烫的铁板浇一勺冷水,滋啦一声,热度却没降几度。

有人吐槽“拿娃当橱窗”,也有人回怼“单亲妈妈不靠流量靠什么”——键盘噼啪,像给这场官司加了一场弹幕陪审。

姥姥抱着孩子去社区打疫苗,户口本父亲栏空着,工作人员见怪不怪,只多问一句“随母姓是吧”。

小区游乐场里,老太太们一边推秋千一边交换情报:听说王思聪那边想一次性买断,黄一鸣没答应;又有人说女方其实想立“独立母亲”人设,好接母婴品牌长线。

传言像滑滑梯,一溜到底,没人验证,却人人添油加醋。

律师朋友私下算过账:15万/月,一年180万,到18岁就是三千多万,还不算教育、医疗额外支出。

对普通人,这是天文数字;对王家,或许只是一辆限量超跑。

可法院不会按“家底”判,得看孩子实际需求、当地生活水平、父母收入。

北京朝阳过往判例,月入十万的一方,抚养费大多落在1到3万之间。15万,明显是“喊价”,留给法官砍。

黄一鸣团队不傻,先拉高锚点,再谈和解,流量时代连诉讼都带点直播砍价的味道。

真正尴尬的是孩子。

镜头里她只会咯咯笑,不懂点赞和官司意味着什么。

等她会认字,网上已留下几万张截图:出生照、带货照、#闪闪同款#。

法律上,非婚生子女和婚生一样享有继承、抚养、受教育权;可现实中,舆论的放大镜早把她的童年切成碎片。

平台新规要求“未成年人出镜需保障隐私和休息权”,但执行像松紧带,拉一下弹回去。

姥姥说,现在拍视频只敢露小手,不敢露正脸,可广告商偏要“完整表情”,不然压价三成。

流量与童年,像拔河绳,中间系着一串人民币。

有人把事件当爽剧,期待“豪门认亲”反转;有人借题发挥,呼吁“完善非婚生子女强制认领制度”。

两种声音都嫌对方吵,却共同把一条私密家事推成公共议题。

法院迟早会出判决,数字可能落在两万或三万,届时热搜又会蹦出新标题。

可数字之外,还有一个娃要长大,要上学,要回答同学“你爸怎么不来开家长会”。

那一刻,没有弹幕护体,没有律师声明,只有她自己把户口本折成方块塞进书包。

所以,与其争论15万多不多,不如问问:当流量散去,谁来给闪闪补一个不被围观的童年?

答案不在法院,也不在直播间,而在每个转发、每条评论、每次“再拍一个”的催促里。

下一次手指悬在点赞键上,先想三秒——那三秒,或许就是孩子喘口气的空档。

来源:温柔抚琴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