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颗救命的“仙丹”,差点要了我的命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15 06:09 1

摘要:2022年的春天,我的人生就遇到了这么一道送命题。那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过敏风暴,把我整个人掀翻在地。全身起满了红疹,像被无数只火蚂蚁啃噬,高烧不退,连呼吸都带着灼痛。医生看着我的化验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吐出几个字:“重症多形红斑,必须上激素。”

都说“是药三分毒”,但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有一种药,它能把你从地狱边缘拉回来,代价却是让你在人间“历劫”,你吃还是不吃?

2022年的春天,我的人生就遇到了这么一道送命题。那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过敏风暴,把我整个人掀翻在地。全身起满了红疹,像被无数只火蚂蚁啃噬,高烧不退,连呼吸都带着灼痛。医生看着我的化验单,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吐出几个字:“重症多形红斑,必须上激素。”

“激素?”我脑子里“嗡”的一声。这个词,我听过,但总觉得离我很远,像是某种猛兽,只在传说里存在。

医生看出了我的犹豫,他没多解释,只是平静地说:“现在,它要么是你的救命稻草,要么就是压垮你的最后一根稻草。你自己选。”

那一刻,我还能选吗?就像一个溺水的人,眼前漂来一块木板,哪怕上面扎满了刺,你也得死死抱住。

于是,我的人生被按下了“激素播放键”。第一颗药下肚,奇迹发生了。不到半天,那股要命的痒和痛就像退潮的海水,哗啦啦地就没了。体温降了,红疹也肉眼可见地瘪了下去。我感觉自己像个被充了电的机器人,瞬间满血复活。那几天,我甚至觉得这药就是仙丹,是上帝派来拯救我的天使。

然而,我忘了,天使和魔鬼,往往只有一线之隔。

“好日子”没过几天,身体的“账单”就开始接踵而至。最先报警的是我的胃,它开始疯狂抗议,火烧火燎地疼,好像装了个搅拌机。紧接着,我开始像吹气球一样发胖,脸肿得像个发面馒头,脖子后面堆起一圈厚厚的“肉垫”,朋友们开玩笑说我“福气满满”,只有我自己知道,镜子里的那个人有多陌生。

最要命的是情绪。前一秒我还因为一点小事就暴跳如雷,后一秒就能对着窗外的一片落叶哭得稀里哗啦。我感觉自己身体里住着两个我,一个亢奋,一个抑郁,它们天天在我脑子里打架。晚上,我瞪着天花板,数羊数到五千只,眼睛还是亮得像探照灯。

我这才明白,原来激素这把“双刃剑”,斩断病魔的那一头有多锋利,割向自己的这一头就有多残忍。它用我的胃、我的身材、我的情绪、我的睡眠,去交换那片刻的安宁。这哪里是仙丹,这分明就是一份与魔鬼签订的“浮士德式契约”!

好在,我的医生是个经验丰富的“谈判专家”。他看着我日渐“圆润”的脸,笑着拍拍我的肩膀:“别怕,这是‘付利息’的阶段,咱们现在开始慢慢‘还本金’了。”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一场漫长而精细的“拆弹”过程。每周减少半片,有时候甚至四分之一片。每减一次量,我的身体都会有一次小小的“反弹”,像是在提醒我:“嘿,别想轻易甩掉我!”这个过程,比生病本身更考验人的耐心和意志。我学会了和自己的身体对话,感受它最细微的变化,也学会了在那些难熬的夜里,给自己泡一杯热牛奶,而不是数羊。

如今,这场与激素的“爱恨情仇”终于画上了句号。我虽然没能完全回到最初的模样,但那段经历却像在我生命里刻下了一道深深的年轮。它让我明白,医学的伟大之处,不在于有无副作用的“神药”,而在于医生如何用智慧和经验,在“利”与“弊”之间走钢丝,找到那个最精准的平衡点。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做的每一个重大选择,又何尝不是一场“激素治疗”?为了一个目标,我们总要付出一些代价,牺牲一些东西。重要的不是祈祷一帆风顺,而是在选择之后,有勇气承担所有的“副作用”,并有智慧,最终找到那个属于自己的、最健康的平衡。

来源:功荣娱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