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极佳的 5 款中国白酒,这些酒牌子再小也是纯粮酿造!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10-15 11:21 2

摘要:三杯下肚,他沉默半天,突然说:“这味儿,像我年轻时在酒厂门口偷打的那壶。”那一刻我明白:酒不怕牌子小,怕的是没了良心。

去年腊月二十八,我拎着两瓶“没听过”的白酒回家。父亲扫了一眼,嘟囔:“杂牌吧?”

三杯下肚,他沉默半天,突然说:“这味儿,像我年轻时在酒厂门口偷打的那壶。”那一刻我明白:酒不怕牌子小,怕的是没了良心。

一、先立规矩:啥叫“纯粮”

固态发酵、GB/T10781、配料表只有“水、高粱、小麦、玉米、大米、大麦、豌豆、糯米等优质粮谷”——少一项,直接踢出局。

再砍一刀:可以是53优里的“老小将”或者地方特产酒,不给广告费留位置。(53优:1989年国家金爵奖评出的53款优质酒,不是名酒,却个个都是纯粮种子选手。)

二、我的私藏清单

1.贵阳大曲(贵州)贵州“老八大”之外最被低估的酱酒,用茅台同款“12987”工艺,却只在本地卖。我托朋友扛两瓶,开瓶酱香“炸”出来,酱油、坚果、烤面包一层层叠。最惊喜的是酸度1.8,高于茅台0.2,入口生津,吃辣子鸡都不用配酸梅汤。我测过空杯留香:24小时还能闻到熟瓜子味,这就是纯粮坤沙的“指纹”。

2.南池翠 N9(四川)

四川邛崃崖谷小气候,年均15.6℃,微生物疯长,被称作“川西天然窖”。

国庆我自驾川藏线,夜宿平乐古镇,客栈老板拿了一瓶南池翠N9,说是“本地特产,领导爱喝”。酒体9年基酒+15年老酒勾调,52度浓香,入口绵,落口甜,打嗝都是熟苹果香味。

第二天跑酒厂打卡,发现是“中国金三角名优老窖池”酒厂,有168口老窖池和五粮液同批入选。怪不得一车车的酒往外拉,快递小哥都累的生无可恋。

我当场撸两箱,后备箱塞满,回成都送战友,一人两瓶,他们喝完问链接,我说某东直接搜。

小牌子?确实;纯粮?我守着蒸锅闻香,窖香、粮香盖过酒精味,错不了。

3.临江王 T6(江西)

江西樟树特产,老特香型,52度,一口三香:头酱油、中蜜瓜、尾糊焦。最神的是挂杯——酒线滴成“门帘”,十秒不断。

我在南昌夜市吃拌粉,隔壁大爷分了我半杯,喝完追着他问了才找到店铺,78元拿下。后来研究发现,酒厂是原国营二轻酒厂,沿用《天工开物》传统酿酒工艺,妥妥的手艺人。

4.德惠大曲(吉林)

吉林德惠,黑土地长出来的红高粱,淀粉含量≥63%,出酒率却比四川低20%,为啥?

他们把酒醅当“孩子”养,发酵期拉到70天,酒体自带“奶油味”。我第一次喝是零下20°的户外,酒液倒出来几秒挂杯成“窗帘”,含一口,从喉咙暖到脚趾尖,像穿了羊皮袄。

数据说话:德惠大曲高级醇占比只有0.8g/L,喝完不上头,东北老铁说“这酒懂事”。

5.燕潮酩(河北)

麸曲清香,56度,老国营廊坊酒厂。第一次喝是陪北京客户吃羊蝎子,他自带塑料袋装的散酒,一入口,冰冽像北运河的北风。隔天我坐高铁到燕郊,酒厂门市部只剩最后一箱2014年的,酒标发黄,100块一瓶,我全包。回家和岳父对饮,他喝惯二锅头,抿一口燕潮酩,直接说:“这酒有‘筋’,能拉出一条线。”老辈人形容“酒有筋骨”,就是不上头。

三、为什么愿意为小酒买单

① 真纯粮:有的53优出身,有的是地方特产酒,严守传统,配料表干净得像30年前的天空。② 价格厚道:上面5款,200元以下,口粮无压力。③ 情绪价值:喝的是自己的发现,不是广告告诉你的“成功标配”。

四、实用锦囊:存酒不踩坑

看执行标准:GB/T10781=纯粮固态,GB/T20821=液态酒精,看到“20821”转身就走。

批次记录:买回家立即写“买酒日记”,拍照、标日期、价格,两年后对比口感,你会感谢自己。

存酒温度:15—20℃最佳,阳台、厨房、汽车后备厢都是“白酒杀手”,别图方便。

五、写在最后

名酒有大名的好,小酒有小字的妙。只要粮香在,瓶子大小都是其次。年节将至,咱们不妨给舌头放个假,挑一瓶“没人认识却纯到骨子里”的白酒,陪父亲、陪战友、陪自己,喝一顿踏实酒,说一句真心话。如果你也有私藏的小酒,评论区甩名字,咱们一起把良心酒厂顶上去,让纯粮不再沉默!

来源:中国企业家日报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