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济”激活区域新动能——广西与东盟妇女深化合作结硕果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10-15 02:06 2

摘要:回望三十载,自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西妇女从扎根边疆到扬帆东盟,既是国家繁荣进步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区域实践。”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晶说。

巾帼携手共促“她经济”繁荣

广西与东盟妇女深化合作结硕果

10月12日,全球妇女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在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越南籍主播黄英兴正用流利的中越双语推介中国小家电与化妆品。

屏幕上实时跳动的物流数据,印证着区域“她经济”的蓬勃活力。

3年前,黄英兴单场直播卖出500单还是遥不可及的目标,如今已成常态。这一缩影,映照着广西与东盟女性在时代浪潮中携手前行的坚实足迹。

回望三十载,自1995年北京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妇女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广西妇女从扎根边疆到扬帆东盟,既是国家繁荣进步的生动写照,也是全球妇女事业发展的区域实践。”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晶说。

依托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前沿的区位优势,广西妇联将妇女交流打造成一座“巾帼金桥”。自2006年首届中国—东盟妇女发展交流合作论坛启幕,从“加强妇女合作 促进共同发展”的初心,到如今聚焦“赋能共享创新 人工智能与妇女发展”的实践,这一平台已累计促成87个跨境合作项目,成为国内持续深耕东盟的妇女交流重要阵地。

合作从理念走向实践,从愿景化为商机。女企业家黄翠林通过论坛对接资源,在凭祥创立广西泰越中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从事中越跨境物流与贸易,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泰国籍企业家陈美妮从一家泰餐厅起步,如今已执掌3家外贸公司,用中泰双语架起贸易桥梁。

在凭祥跨境电商直播基地,智能分拣中心昼夜运转,AI大数据屏幕清晰勾勒出东盟消费偏好。广西妇联联动当地跨境电商协会妇委会,围绕跨境运营、AI应用等开展系统培训,已培育50余名双语女主播。2024年,该基地跨境交易额破10亿元,壮锦纹样抱枕、天琴造型饰品等非遗衍生品出口额同比增120%,实现商业价值与文化传承双赢。

今年7月,“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非遗服饰创新转化女性设计人才研修班在广西举行,来自缅甸、柬埔寨、肯尼亚等10个国家的30余名学员先后在桂林、南宁参与现场教学。她们走进非遗传承体验馆、桂花公社,亲手制作非遗团扇,在指尖技艺中感受文化共鸣。

文化的交融,让情谊跨越山海。在老挝万象的“天才妈妈友谊工坊”里,广西藤编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黄连将手把手传授竹编技艺。“一个竹篮在国外能卖5美元,够全家一周菜钱。”学员苏达蓬已熟练掌握12种新技法,她说工坊不仅带动60户家庭增收,更催生了“澜湄纹样数据库”的开发——壮锦“回纹”与老挝“卷草纹”在织物上交相辉映,演绎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

女性力量还深度融入边境治理,为共筑和谐家园贡献力量:每年国际禁毒日,中越边境妇女并肩宣传禁毒知识,连续九年的行动已覆盖近10万人次,如今更拓展为“无毒边境健康行”,今年已为2000余名边民提供免费体检;

各级妇联组织40多场次活动,邀请中越两国家庭代表分享家庭故事、家风家训和生活点滴,两国家庭成员在共同劳动、共同体验、共同分享中,增进文化认同和情感共鸣;

沿边境线建立的120余个“边境妇女之家”组建起跨国微信群,吸引越南志愿者参与社区服务;

防城港跨境电商产业园的“边境妇女创业孵化基地”,已助力300余名妇女通过电商培训实现稳定就业,其中约40%主动投身禁毒志愿服务……

随着全球妇女峰会临近,广西与东盟妇女的合作早已超越个体命运的改变,一幅“巾帼携手、共促发展”的美好图景愈发清晰。万千巾帼正以智慧与担当,让女性力量如澜湄江水般绵延汇聚,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新动能。

记者:蒋予昕

来源:中国东盟博览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