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10月13日,菲律宾派出有一百余艘船只,妄图冲击黄岩岛、仙宾礁等中国南海重要岛礁。这般强硬姿态闯入,仅仅在前一天,菲公务船还在铁线礁附近挑衅。
2025年10月13日,菲律宾派出有一百余艘船只,妄图冲击黄岩岛、仙宾礁等中国南海重要岛礁。这般强硬姿态闯入,仅仅在前一天,菲公务船还在铁线礁附近挑衅。
中国海警以喊话、航路管控加上水炮驱离等手段,坚决回击,在一次近距离交锋中,菲律宾船只甚至,因危险接近中国海警舰艇而发生擦撞,结果受损后自己撤离。这一事件的视频很快被传播,事实更显分明:是谁在挑衅一目了然。
菲律宾为什么屡败屡战,又多次寻衅?回顾近年来的南海博弈,菲方不断以“主张”为名制造摩擦,因为背后是美西方的持续撑腰。当这次冲突刚发生,美国、日本、英国以及欧盟等多方即刻发声“支持”菲律宾,并敦促中国停止“危险行动”。
然而,这些表态更多是政治姿态,实际并没有什么作用。菲律宾被推为前台棋子,真正的背后动机,是外部势力想搅乱南海稳定局势,从而获取地缘利益。
面对菲律宾频繁越界挑衅,中国的反制是否仅靠现场回击就足够?发生这次事件以后,国内专家建议不妨升级应对策略。高志凯博士曾在国际论坛提出:“按照《巴黎条约》,‘东经118度线’才是菲律宾的合法疆界。”
事实上,中业岛、仁爱礁及黄岩岛均位于该线以西,这就意味着菲律宾当前所谓权益主张,完全没有法律依据,是典型的非法扩张。
而面对此质问,菲律宾官方始终避而不谈,只强调历史管辖和其他边界协议,彻底回避条约本身,让人一眼看穿它的心虚本质。
现在,中国应该牢牢把握住“118度线”,不仅守住实际控制,更要利用法理优势,直击菲律宾软肋,将它的一切无理挑衅变成空谈。更进一步,专家曾建议:菲律宾绑架仁爱礁长达26年,如果按每日罚款核算,金额轻松破百亿美元,甚至可追讨至万亿人民币。
这不仅能向国际社会表明捍卫 “主权”需要付出经济代价,更让菲律宾在道德和法律上陷入困境。他们是否真愿意为一己私利背负万亿债务?
菲律宾这类行为,不仅损害中国利益,也威胁整个东南亚的和平。从国家声望、地区安全到法理基础,中国必须持续强化反制力度,不光只是驱离,更可以用经济和法律手段,逼使菲律宾为“破坏者”的身份买单。外部势力不会真为菲律宾兜底,到最后只能让它自己独自承担后果。
但是南海问题的复杂并不意味着中国要做一味退让者。只有将 菲律宾的挑衅,放到法理和责任的成本上,让它这样的国家明白代价,把维护国家利益转化为区域共识,中国才能最终守住底线。面对挑衅,我们必须强硬,同时也要智慧。只有如此,南海的未来才能属于和平与正义,而不是非法扩张与恶意搅局。
来源:吉星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