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华为在2025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展示了多项折叠屏创新产品,主题为“碳硅共生:共创AI+时代”。大会于10月10日至12日在我国广州举办,华为占地800平方米的展区成为焦点。这一展出凸显了公司在可折叠技术和HarmonyOS生态上的工程积累,旨在通过
华为在2025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展示了多项折叠屏创新产品,主题为“碳硅共生:共创AI+时代”。大会于10月10日至12日在我国广州举办,华为占地800平方米的展区成为焦点。这一展出凸显了公司在可折叠技术和HarmonyOS生态上的工程积累,旨在通过多设备协同提升用户生产力。
展区不仅覆盖智能手机和平板,还延伸至智能汽车和穿戴设备,但折叠屏产品如Mate XTs和MateBook Fold PC Ultimate Design备受关注。这些设备体现了华为在铰链设计、柔性屏幕和AI集成方面的进步,回应了市场对大屏多功能设备的日益需求。
华为创新型折叠屏手机亮相
Mate XTs被定位为“三折叠手机”,又称“Pocket PC”,其设计实现了超薄机身和前代产品的全面升级。核心创新在于三段式折叠机制,通过精密铰链和柔性OLED屏幕,实现从手机到小型笔记本的形态转换。屏幕展开后可达10英寸以上,支持多窗口办公和触控笔输入,适用于智能办公场景。
从工程细节看,该设备采用双层柔性玻璃和增强型聚合物支撑层,折叠厚度控制在4毫米以内,重量约250克。HarmonyOS 5系统优化了折叠时的界面自适应,确保无缝切换模式。同时,集成Kirin处理器和AI调度,提升多任务处理效率,避免传统折叠屏的屏幕褶皱和耐用性问题。
这一设计借鉴了华为在Mate XT系列的积累,后者已在2025年MWC上作为全球首款商用三折叠手机亮相。相比三星Galaxy Z Fold 7的书式折叠,Mate XTs在展开尺寸和便携性上更具优势,但需进一步优化电池续航以匹配高负载使用。
MateBook Fold PC Ultimate Design是全球首款18英寸折叠HarmonyOS电脑,标志着PC领域向柔性显示的跨越。折叠后厚度仅7毫米,展开形成超大工作区,支持键盘和触控笔配件,实现从平板到桌面PC的即时转型。设备预装超150款原生应用,强调AI辅助生产力,如智能笔记和跨屏协作。
技术上,其柔性LTPO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和HDR显示,结合“冷玉”散热系统,确保长时间渲染不降频。HarmonyOS 5的Star Shield安全架构提供加密跨设备传输,保护办公数据。相比微软Surface Pro的传统二合一设计,该产品在屏幕尺寸和生态集成上领先,但兼容x86应用的容器层仍需完善。
展出中,这一电脑被描述为“突破边界”的模型,针对商务用户优化了多屏联动,如与Mate 80系列手机的热点共享。
大会上,华为聚焦安全与协作,HarmonyOS 5通过星盾安全架构和加密传输机制,确保设备间数据保密。尽管外部限制,该公司坚持创新路径,推动生态自给。展区还展示了Pura 80系列相机、MatePad Mini平板和Watch GT 6穿戴设备,以及HarmonyOS智能座舱,如STELATO S9T车型的家车联动系统。
这些产品共同构建“AI+”生态,强调碳硅融合,即硬件(硅基)和软件(碳基AI)的协同。华为的展出策略旨在吸引合作伙伴,强化在智能手机、PC和汽车领域的布局。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45%,达约2000万台,市场规模预计年底突破310亿美元。华为凭借Mate X6等产品占据领先份额,在我国市场份额超40%,远超三星和摩托罗拉。消费者偏好转向超薄大屏设计,推动厂商投资铰链耐用性和屏幕材料,如华为的聚合物层可承受20万次折叠。
竞争中,三星Galaxy Z Fold 7以4.2毫米展开厚度挑战华为,但后者在三折叠创新上独树一帜。苹果预计2026年入局折叠手机,可能加剧高端市场洗牌。工程趋势显示,柔性显示正向更高分辨率和低功耗演进,HarmonyOS的统一架构有助于华为在亚洲多屏需求中占优,但全球扩展需解决应用生态瓶颈。
长远看,折叠设备将从 niche 向主流转型,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1100亿美元。厂商需平衡创新与成本,华为的自研路径为其提供了缓冲。
华为的折叠屏展出虽未公布具体上市细节,但其工程积累已为AI时代多设备协同奠基,折叠技术将在生产力和娱乐中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万物云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