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天道无言,润泽世间;人生辗转,播撒善念。人至中年,愈发领悟善意流转,终会回馈自身。
行善,便是天道
作者 蒋邕平
古语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天道无言,润泽世间;人生辗转,播撒善念。人至中年,愈发领悟善意流转,终会回馈自身。
一、以礼待人,情谊永驻
孟子曰:“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如弦,奏出和谐旋律。以温暖之心待人,收获暖意;以谦逊之态处世,他人亦报以真诚相待。尊重既予人体面,又护己尊严,让情谊长存。
二、善行如雨,祸患远遁
老子言:“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善行如绵绵春雨,悄悄润泽大地,终迎生机勃勃之景。无需刻意去寻求回报与补偿,福泽自会如影相随。每份善意,都在铺就人生通途,引领我们稳步前行。
三、吃亏是福,天必厚偿
《增广贤文》有言:“人善人欺天不欺。”人欺你,天护你;人欠你,天还你。甘愿吃亏,实为大智。天道从不“赊账”,它总会恰时以某种方式偿还。人有善念,天必佑之,此乃千古不变之理。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愿我们以善为舟、以德为桨,于茫茫人海中渡人渡己,驶向光明未来。
人生七忌,处世之智
人在旅途,有七忌当谨记。它们凝结古贤智慧,可致心净气和、前路坦然。
一、忌清高——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自视清高易失人心,低调谦和方能长远。谦逊是立身之本!智者深知俯身做事、平视待人。
二、忌轻诺——言出必行,一诺千金。以诚为本,方获信任;空口夸耀,终损己誉。守信是处世之基!慎言重行亦是尊重他人。
三、忌依赖——靠人不如靠己,自强才能行远。凡事求人,终难自立;独当一面,磨砺心志。自强不息,才能立得稳、走得从容。
四、忌强求——人各有志,尊重他人的选择是修养的体现。理解他人立场,体谅他人不易,不以自我为中心,方见情商与涵养。
五、忌嘲弄——谁都有短板,何必讥笑他人?善待他人,亦是善待自己;尊重别人,便是尊重自我。言语温和,令人舒适心怡。
六、忌嗔怒——收敛脾气,修养心性。愤怒难解问题,冷静可梳纷扰。心平气和实乃大智!温言软语化冲突,宽厚之心得自在。
七、忌行恶——做人有底线,害人终害己。善良永不过时,持善念、行善事,或许不能即刻回报,但终将照亮前路,温暖余生。
愿我们以此七忌为镜,修言行,养心性,活得踏实、温馨、从容、自在。
作者简介:蒋邕平,男,南宁职业技术大学退休副教授,对阅读与写作情有独钟,在数奥、献血与弈棋方面颇有建树,常于《丰融春秋》平台发表富含哲理的短文,与读者分享人生智慧。
来源:丰融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