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胸痛以为是肋软骨炎?原来是这个罕见的 “冷门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20:24 1

摘要:一名20岁既往健康男性因前胸部壁(具体位于胸骨区域)钝痛2周就诊。疼痛无放射,在体力活动或深呼吸时加重,胸部壁无伴随肿胀、发红或畸形,也无发热、体重减轻、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此外,无近期呼吸道感染史,无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咯血、心悸、水肿或端坐呼吸等提示肺

一名20岁既往健康男性因前胸部壁(具体位于胸骨区域)钝痛2周就诊。疼痛无放射,在体力活动或深呼吸时加重,胸部壁无伴随肿胀、发红或畸形,也无发热、体重减轻、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此外,无近期呼吸道感染史,无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咯血、心悸、水肿或端坐呼吸等提示肺或心脏受累的表现。

患者为印度裔,出生后一直居住在印度,但无明确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触史;无外伤、反复体力劳损史,也无胸骨切开术或胸壁手术等既往手术史;既往病史无特殊,无住院史或慢性病史;无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个人史或家族史,且明确否认晨僵、关节肿胀、外周关节疼痛等提示炎症性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无胃肠道或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进一步降低了反应性关节炎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的可能性。其他重要阴性病史包括:无吸烟史、无免疫抑制治疗史,无糖尿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等增加感染易感性的疾病。

体格检查

患者一般状况良好,就诊时生命体征平稳,无发热。前胸部壁检查显示胸骨柄关节处局部压痛,深呼吸或直接按压时压痛加重;该关节无明显炎症体征(如可见肿胀、红斑、皮温升高),表面皮肤外观正常,无溃疡、色素异常或窦道形成;视诊无骨性畸形或明显胸壁异常。

心脏和肺部检查无异常:心音正常,双侧呼吸音清晰;腹部检查无压痛,无脏器肿大;外周关节无畸形或压痛;神经系统和淋巴系统检查正常,未触及肿大淋巴结。

实验室检查查

➤炎症指标:炎症标志物显著升高——血沉(ESR)98mm/h(正常),C反应蛋白(CRP)19mg/L(正常),提示存在活动性炎症或感染过程。

➤血常规:无异常——血红蛋白15.6g/dL(正常13.5-17.5g/dL),白细胞计数7200个/mL(正常4000-11000个/mL),血小板计数250000个/mL(正常150000-450000个/mL)。

➤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排除全身性脏器功能障碍。

影像学检查

➤胸片(前后位+侧位):胸骨柄关节可见轻微侵蚀性改变及关节间隙狭窄(图1)。

➤胸部CT:确认胸骨柄关节存在关节旁侵蚀和硬化,双侧肺实质及纵隔无异常(图1)。

➤胸部磁共振成像(MRI):胸骨柄关节骨髓信号异常——T1加权像呈等低信号,T2加权像/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序列(T2/STIR)呈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表观弥散系数(DWI/ADC)序列显示弥散受限,提示骨髓水肿(图2);未观察到胸骨前或胸骨后软组织肿块及脓肿。

图1-胸片(A、B):标准模式(A)及灰度反转模式(B)胸部侧位片显示胸骨柄关节轻微侵蚀、关节面磨损(箭头)及骨质增生反应;非增强CT(C、D):骨窗矢状面多平面重建显示胸骨柄关节硬化、软骨下侵蚀(箭头)及关节间隙狭窄。

图2-胸部矢状位(A、B)及冠状位(C、D)T2-STIR加权MRI:胸骨柄关节两侧可见高信号区,无相关软组织肿块/积液,提示骨髓水肿。(STIR-T2W=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T2加权)

鉴别诊断与进一步检查

➤初始鉴别诊断:基于病史和体格检查,初步考虑为肋软骨炎、肌肉骨骼性胸痛、类风湿关节炎、骨髓炎、应力性骨折。

➤影像学引导下缩小鉴别范围:结合影像学显示的侵蚀性改变及炎症指标升高,鉴别诊断缩小至:化脓性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结核性)、类风湿关节炎、骨髓炎。

➤排除自身免疫/炎症性疾病:检测抗核抗体(ANA)、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结果均为阴性;骶髂关节及腰骶椎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排除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炎。

➤排除肺结核:行支气管镜检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灌洗液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检测(cartridge-based NAAT)阴性,有效排除肺结核。

➤抗生素治疗反应与进一步确诊:初始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沙雷肽酶、双氯芬酸治疗6周,患者疼痛和炎症症状缓解,但复查MRI显示胸骨柄关节受累骨髓仍存在持续水肿及不均匀强化。遂行胸骨柄关节骨髓穿刺——穿刺物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干酪样肉芽肿,培养结果证实结核分枝杆菌生长。

> > > >

诊断

胸骨柄关节原发性结核

讨论

本例患者所患疾病为胸骨柄关节原发性结核,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肺外结核类型,其特征为胸骨柄关节孤立受累,无相关肺部或全身性原发病灶。

与脊柱结核(波特病)、髋/膝关节等负重关节结核等常见骨结核类型不同,胸骨柄关节结核在文献中鲜有报道。由于原发性胸骨柄关节结核无明确可检出的肺部或淋巴结病变,诊断难度极大——本例通过骨髓穿刺确诊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而肺部影像学及BAL检查均未提示结核证据;此外,患者无发热、体重减轻、盗汗等全身症状,进一步增加了这一罕见部位结核的识别难度。

胸骨柄关节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与发病机制

胸骨柄关节并非感染好发部位,常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铜绿假单胞菌、沙门菌等革兰阴性菌,结核分枝杆菌,以及曲霉菌等真菌。文献中偶见胸骨体结核(胸骨骨髓炎)或胸锁关节结核报道,但胸骨柄关节结核极为罕见,目前仅发现1例文献报道,且该病例存在肺部原发灶,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行播散引发化脓性关节炎。

原发性胸骨柄关节结核的感染途径通常为:肺部或淋巴结潜伏病灶经血行播散(临床或影像学可能无法检出潜伏病灶);其他潜在途径包括:胸骨切开术等手术操作直接接种、胸壁穿透伤、HIV感染或长期使用激素导致免疫抑制。

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

胸骨柄关节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常表现为关节局部疼痛、压痛或肿胀,无发热、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其鉴别诊断需涵盖感染性、炎症性、肿瘤性及外伤性病因,具体包括:化脓性关节炎、真菌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骨髓炎、应力性骨折、骨肿瘤等。

诊断策略

鉴于该部位原发性结核的罕见性,需采取系统性诊断流程,结合先进影像学技术与微生物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MRI可早期识别骨与关节受累(如骨髓水肿、轻微侵蚀),CT可进一步明确骨质硬化等结构改变,并排除肺部受累;

➤微生物学确诊:组织或穿刺物培养检出结核分枝杆菌是诊断金标准;

➤辅助排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如干酪样肉芽肿)、γ-干扰素释放试验、痰或BAL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扩增检测,可排除肺结核原发灶或结核播散;自身免疫血清学检测及其他关节影像学检查,可排除自身免疫性关节炎;评估关节内脓肿可排除非结核性化脓性关节炎;询问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史及全身症状,可排除反应性关节炎。

> > > >

临床病程

患者启动抗结核治疗,方案为:异烟肼(300mg,每日1次)、利福平(600mg,每日1次)、乙胺丁醇(1200mg,每日1次)、吡嗪酰胺(2000mg,每日1次),同时服用维生素B6(吡哆醇,40mg,每日1次)预防神经毒性(患者就诊时体重80kg)。

治疗1个月后,患者出现膝关节及大脚趾剧烈疼痛,无法独立维持姿势;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尿酸显著升高(>8mg/dL),诊断为吡嗪酰胺相关性痛风。遂停用吡嗪酰胺,换用左氧氟沙星(750mg,每日1次)替代——左氧氟沙星为氟喹诺酮类药物,已证实对耐药结核或肺外结核有效,持续使用至2年抗结核疗程结束。(注:儿童耐多药结核预防治疗试验(TB-CHAMP)、越南喹诺酮类耐多药结核预防治疗试验(V-QUIN MDR)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快速通报指南,均指出左氧氟沙星可用于耐多药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预防治疗。)

治疗前,已通过相关检查系统性排除细菌性/真菌性骨髓炎、类风湿关节炎、应力性骨折、骨转移瘤等鉴别诊断。抗结核治疗期间,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逐渐持续下降,至治疗第6个月恢复正常;患者对调整后的治疗方案依从性良好。

➤治疗8周随访:症状显著改善,前胸部疼痛完全缓解;

➤治疗6个月复查MRI:骨髓信号异常范围缩小,强化程度降低,T2/STIR序列出现低信号区(提示骨质硬化及病变愈合)(图3);

➤治疗2年疗程结束:患者无残余症状,无功能受限;末次影像学检查显示骨髓水肿完全消退,可见骨质硬化改变(提示病变愈合)。

图3-抗结核治疗6个月后MRI:T1加权像(A)、T2-STIR加权像(B、C)显示骨髓T2/STIR高信号范围缩小(B、C),强化程度降低(箭头),出现T1/T2/STIR低信号区(箭头),提示骨质硬化。

key message:

胸骨柄关节结核诊断罕见且困难,需提高临床怀疑度以实现早期识别;

MRI等先进影像学技术对识别非典型结核表现、明确关节受累范围至关重要;活检及微生物学检查是确诊结核、鉴别其他关节病变的核心手段➤吡嗪酰胺诱发的痛风为可管理的并发症,左氧氟沙星是有效的替代药物,可确保抗结核治疗不中断➤对于罕见肺外结核病例,早期诊断与个体化治疗方案可优化预后,预防并发症

参考文献:

Singh R, Sharma P, Baishya N, Benur AJ. A 27-Year-Old Woman With Rapidly Progressive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Severe Alopecia. Chest. 2025 Sep;168(3):e65-e68.

来源:医脉通呼吸科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