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8月2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明斯克开记者会,直接撂下狠话:“再敢援乌,我就敢扔原子弹轰炸你!”
2025年8月21日,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明斯克开记者会,直接撂下狠话:“再敢援乌,我就敢扔原子弹轰炸你!”
这话比普京还硬气,他还说数十枚战术核弹已经就位,要把国产火箭炮和俄罗斯导弹都改成核弹头,目标直指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
说实话,这消息一出来,西方舆论直接炸了,有人说他是普京的传声筒,也有人说他是欧洲最危险的人,但不管怎么说,白俄罗斯这下彻底卷进地缘政治的风暴里了。
你敢信吗?现在放核狠话的卢卡申科,1954年出生在苏联的贫苦农家。
早年他做过集体农场书记,还当过边防部队的政治指导员,后来又拿了经济学学位。
本来想安安分分搞基层工作,没成想1991年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乱了套,经济崩盘,三年换了三任总统。
这时候卢卡申科站了出来,打着“反腐斗士”的旗号,1994年就以超高得票率当选首任民选总统,之后一当就是快31年,在后苏联国家里算执政最久的了。
老实讲,他在国内抓权力挺有一套,1996年和2004年两次修宪,把总统任期归零,权力越攥越紧。
2020年大选后闹了百万人大游行,他直接调动部队镇压,西方从此叫他“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
国内把权力稳住后,卢卡申科在国外就开始绑上俄罗斯战车。
2022年俄乌战争一爆发,白俄罗斯成了俄军北线的跳板。
到2023年3月,他直接邀请普京来部署战术核武器,这可是冷战后莫斯科头一回把核弹头放境外。
2024年又把“先发制人核打击”写进军事学说,2025年还要搞联合军演练核突击。
从管黄油土豆的农场书记,到按着核按钮的人,这身份跨度真不是一般大。
卢卡申科这核威胁不是随便喊的,里面藏着一套逻辑。
首先他总说,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要对白俄罗斯搞颜色革命,甚至要军事入侵。
虽然没拿出啥证据,但这话反复说,国内民众的危机感直接拉满了,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国家被入侵不是?
有了“威胁”这个前提,他就亮出手段:战术核弹。
2023年6月核弹头部署完,他就透露,这些核弹当量是广岛的三倍,15分钟就能发射。
到2025年8月更离谱,要把国产火箭炮也改成核弹头,射程能覆盖乌克兰西部和波兰东部。
说实话,白俄罗斯经济不算强,常规军力拼不过北约,用核弹当护身符,在他看来可能是最划算的办法。
最后他得出结论:谁援乌谁就是核打击目标。
记者会上他直接点波兰的名,说华沙把港口给北约用,就是把民众放核瞄准镜下。
立陶宛要是收留乌雇佣兵基地,也一样待遇。
他这么做,其实是想把“援乌”和“威胁白俄”绑在一起,给自己的核威慑找个“自卫”的名头,不过在国际上没多少人认这套逻辑就是了。
卢卡申科这么一闹,北约直接陷入两难。
军事上,波兰要在东部建机械化师,立陶宛赶紧买美国火箭炮,北约快速反应部队从4万扩到30万,弹药堆得波罗的海沿岸到处都是。
可真要动手吗?没人敢赌。
政治上更头疼,北约宪章第五条说集体防御,但要是白俄真给波兰扔颗战术核弹,美国和德国会为了波兰的一个仓库,按下洲际导弹按钮搞全面核战吗?怕是没哪个国家敢拍板。
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别在境外部署核弹,俄白外长直接怼回去,说这是应对北约东扩的自卫,外交上也僵住了,更让人担心的是核门槛被拉低了。
以前只有战略核力量能威胁国家生存,现在卢卡申科把战术核弹和常规援乌挂钩,送批炮弹都可能挨核弹。
这要是其他国家学样,全球核不扩散体系怕是要垮。
当然,普京也有自己的算盘。
虽然卢卡申科说核决策自己定,但西方都知道,核弹钥匙还在俄军手里。
让白俄冲在前面喊核威慑,既能吓住北约,又能给自己留退路。
而且通过白俄的核部署,俄罗斯把加里宁格勒、白俄、克里米亚连成“核弧线”,把北约东翼包了起来,美英援乌时就得掂量掂量风险。
卢卡申科也不傻,他借着俄罗斯需要战略缓冲区,不停要好处,廉价能源、先进导弹技术,还把瓦格纳残部收过来当自己的兵,顺便又要了批导弹发射车。
他不是普京的傀儡,是在互相利用里找平衡。
最惨的其实是白俄罗斯民众。
官方民调说70%支持核政策,但独立调查显示,近六成民众担心国家成北约报复目标。
有个IT工程师就说,感觉自己像绑在核弹上的人质。
而且白俄罗斯经济越来越依赖俄罗斯,贸易额涨得快,财政收入四成靠俄罗斯能源补贴,GDP四分之一靠俄罗斯输血。
核保护伞越大,经济主权丢得越多,这日子过得也挺矛盾。
接下来东欧核博弈有三种可能:要么双方克制形成平衡,要么误判擦枪走火搞有限核战,要么白俄内部出问题卢卡申科垮台。
不管哪种,都影响深远。
说实话,卢卡申科这几句核狠话,不只是他个人嘴硬,更是把21世纪欧洲安全秩序撕开了个口子。
以后世界得学着跟一个把战术核弹当常规武器喊的国家相处,核战争和冷和平之间的窗户纸,被他捅得越来越薄了。
来源:游史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