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摩托车圈近期被一则价格消息炸开了锅:本田XL750 Transalp终端价大幅下探,从8.88万的官方指导价,到经销商普遍报价7.38万,网传甚至出现6.38万的“地板价”,降幅超2万元。这波降价让摩友们集体惊呼“真香”,更追问不休:“这个价在哪儿能买到?”
#腾势N8L大六座安全豪华SUV#本田XL750价格“大跳水”:直降2万跌破7万?6.38万真能买到?
摩托车圈近期被一则价格消息炸开了锅:本田XL750 Transalp终端价大幅下探,从8.88万的官方指导价,到经销商普遍报价7.38万,网传甚至出现6.38万的“地板价”,降幅超2万元。这波降价让摩友们集体惊呼“真香”,更追问不休:“这个价在哪儿能买到?”
价格迷局:官方价不动,经销商“暗降”超2万
熟悉本田进口车型的摩友都知道,其“新车高价、后期暗降”的规律早已不是秘密——官方指导价始终坚挺,但经销商会根据市场行情悄然调价。本田XL750的价格波动正是这一规律的典型体现:官方渠道仍标注8.88万的指导价 ,而多地经销商已将实际成交价降至7.38万,部分二级经销商报价更低。
更令人惊喜的是,社交平台上陆续爆出“6.38万成交”的消息,虽暂未形成普遍行情,但已足以点燃摩友的热情。这种价格差异源于经销商库存压力与市场竞争策略,尤其在同平台街车CB750降价2万元至6.88万后,XL750的价格下探成为必然。不过需注意,6.38万的底价可能涉及特定颜色库存车或区域专属政策,需与当地经销商逐一核实。
降价底气:同级无对手的产品力硬实力
能让摩友为低价疯狂的前提,是本田XL750本身过硬的产品力。作为中量级ADV市场的标杆车型,其核心优势从不依赖花哨配置,而在实用与可靠的平衡。
动力层面,该车搭载755cc直列双缸水冷发动机,270°曲柄偏置设计赋予媲美单缸的低扭输出与双缸的平顺性,峰值输出约67.5kW(92马力),最大扭矩75Nm。高压喷油、Vortex虹吸进气等技术的加持,不仅让低中转响应更迅猛,更将油耗控制在同级别独树一帜的水平,长途骑行续航优势显著。
操控与通过性是其核心竞争力。前21后18的辐条轮组搭配Showa前倒叉(200mm行程)与Pro-Link后减震(190mm行程),既能应对铺装路的稳定巡航,也能支撑轻度越野的复杂路况 。850mm座高可选830mm沉降座垫,208kg的整备质量比铃木800DE轻20kg,车身紧凑却兼顾稳定与灵活,1.75米以上身高的骑手都能轻松驾驭。
配置上,本田延续了“实用至上”的理念:5英寸TFT全彩仪表支持手机互联与语音控制,5种骑行模式(Sport、Standard、Rain、Gravel、User)可精准调节动力输出与电控强度。其牵引力控制更是同级标杆——能根据路面实际情况动态调节动力,而非国产车型常见的“打滑即切断动力”,配合标配的快速换挡、升滑离合与USB-C充电接口,通勤与探险场景全能覆盖。
哪儿买?渠道与避坑指南
面对诱人的低价,摩友最关心的“在哪儿买”其实有明确路径。根据本田进口车型的销售规则,正规购买渠道主要是官方授权经销商:
1. 官方渠道查询:通过本田摩托车官方网站的“经销商查询”功能,输入所在城市即可找到附近的Honda Dreamwing或Honda Dream授权店,拨打400-888-9035官方电话也可获取当地经销商信息 。
2. 终端比价技巧:直接联系本地经销商咨询实价,同时可询问邻近城市报价——跨区域购车虽需考虑上牌政策,但差价可能覆盖额外成本。对于6.38万的网传低价,需确认是否为全新车、有无售后保障,避免陷入“库存车”“瑕疵车”陷阱。
3. 购车注意事项:签订合同时需明确标注成交价、车辆生产日期、质保政策,尤其要确认是否享受本田原厂保修。若经销商以“特价车”为由缩减售后权益,需果断放弃。
结语:中量级ADV的“捡漏”时机到了?
从8.88万到7万级,再到网传6.38万,本田XL750的价格下探让其直接杀入国产中排ADV的价格腹地。对比春风800MT等国产竞品,它拥有进口身份、本田品质背书与更成熟的电控系统;对比KTM 790 ADV等进口车型,又具备明显价格优势。
对于追求“品牌可靠+全能实用”的摩友来说,这波降价无疑是难得的“上车”时机。不过仍需提醒:6.38万的低价大概率是个别案例,7.38万左右的成交价才是当前主流行情。与其执着于网传“地板价”,不如尽早联系本地经销商核实实价——毕竟这样的性价比,在本田进口ADV里并不常见。
来源:梦盼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