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1年,华东水灾席卷十八省,上亿人受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当时国内募捐规模有限,而香港演艺界的反应,至今看来仍令人动容。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为什么内娱越来越烂了“获得了一百多万人次的浏览与关注。
911事件,再一次印证了一个事实:香港娱乐圈的风骨,他们永远学不会。
1991年,华东水灾席卷十八省,上亿人受灾,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当时国内募捐规模有限,而香港演艺界的反应,至今看来仍令人动容。
梅艳芳第一时间站出来,号召全港艺人“为同胞不择手段换钱”。成龙在慈善晚会上,被富商开价25万翻五个跟头,他一口气翻了七个,还自掏腰包买下“多出的两个”;黎明原本唱完离场,听说有人捐款点歌,立刻返场,即便因乐队起调过高屡屡破音,仍坚持唱完;林青霞从美国飞回,穿着便装冲到直播镜头前疾呼:“救救我们的同胞!也许我们素未谋面,但请伸出你的手!”
刘德华表演“胸口碎大石”,石板四次重击才裂开,他硬撑着一声不吭;柯受良飞摩托车跃过由梅艳芳、成龙等人肉身搭起的人墙,无人戴头盔,全凭一腔孤勇。
七小时义演,上百位明星零报酬拼尽全力,最终筹得1亿多港币,创下吉尼斯纪录。梅艳芳嫌不够,又召集明星用五天拍出《豪门夜宴》——一部公认的烂片,却为灾区多挣2000万。
反观今天,某些明星因拍戏手指擦破点皮,流了点血就要买热搜标榜“敬业”,实在讽刺。
而当同行遭遇不公时,香港演艺圈再次定义了什么叫“团结”。
2002年,《东周刊》公然刊登刘嘉玲早年受胁迫拍摄的照片。梅艳芳、张国荣、成龙等500多名艺人集体上街抗议,迫使杂志道歉停刊,彻底扭转了行业潜规则的嚣张气焰。
而内娱呢?一个拥有2000万粉丝的男星离世,疑点重重,第一个公开质疑的却是香港艺人陈晓东。内地同行集体沉默,仿佛事不关己。
不是地域有别,是担当不同。
灾难照出人心,不公验出风骨。
我们从不该以偏概全,但对比之下,仍忍不住反思:
一方是“救同胞如救火”的义无反顾,一方是“怕引火烧身”的精致利己。
一方是用肉身挡车、用尊严换善款的江湖气,一方是活在热搜和公关话术里的“人设”。
不是观众爱怀旧,而是那个时代的艺人,真的把“江湖义气”和“同胞之情”刻进了骨子里。
如今我们唏嘘的,或许不仅是内娱的冷漠,更是整个社会在面对不公时逐渐消退的血性与共情力。
沉默换不来天亮,唯有反抗不公,才能为下一代搏一个更明亮的未来!
这道理,香港演艺圈在三十年前就用行动写给了我们。
来源:趣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