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前几天刷视频,看到有个博主在科普味精到底有没有毒。评论区里吵翻了天,有人说"我妈说味精致癌,都二十年不吃了",有人说"鸡精不就是味精加鸡肉粉吗"。看着这些争论,我突然想起了莲花味精的故事。
前几天刷视频,看到有个博主在科普味精到底有没有毒。评论区里吵翻了天,有人说"我妈说味精致癌,都二十年不吃了",有人说"鸡精不就是味精加鸡肉粉吗"。看着这些争论,我突然想起了莲花味精的故事。
因为一个谣言,莲花从“国货之光”跌落到破产边缘。而这样被谣言几乎逼死的故事,如今还在许多国货身上上演。说真的,现在的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莲花味精曾经有多牛。这么说吧,90年代末,你要是哪家厨房里没有莲花味精,那才叫稀奇。就像现在家里没有生抽老抽一样奇怪。
1998年的莲花味精,那可是真正的行业老大。年产12万吨是什么概念?全国一半的味精都是它家的。在河南项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味精厂上班,整个城市的税收,八成来自这家工厂。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味精第一股",风光无限。
可是谁能想到,就因为一句"味精吃多了致癌"的谣言,这个国货之光,竟然就此陨落。
我记得特别清楚,大概是2000年左右吧,我妈突然有一天回家说:"以后咱家不用味精了,听说会致癌。"我问她听谁说的,她说菜市场阿姨说的,阿姨又是听家里的亲戚说的。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没有任何权威机构的报告,就凭着"听说"两个字,味精成了毒药。
最讽刺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后来取代味精的鸡精,配料表第一位写的就是味精!对,就是那个被说成致癌的味精,只不过加了点鸡肉粉、核苷酸什么的,摇身一变成了"健康调味品"。这不是开玩笑吗?
其实味精就是从小麦、玉米里发酵出来的谷氨酸钠,跟酱油、醋的原理差不多。1973年联合国就说了,这玩意儿是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剂。可是老百姓不听这些,他们只相信"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莲花味精做过辟谣,发过声明,请过专家,但没用。销量断崖式下跌,到2021年,这个曾经的巨无霸不得不拍卖商标来还债。一个做了几十年的民族品牌,就这样被一句谣言给毁了。
2019年,又一个老国货中招了。
一篇《7天卖出51万瓶的"协和"维E乳,居然没有一瓶来自"协和"?》的文章在网上疯传。文章说苏州协和的维E乳是山寨货,蹭北京协和医院的名气。
网友们炸锅了:"原来用了这么多年假货!""无良商家!""赶紧扔掉!"苏州协和一夜之间成了过街老鼠。
但其实苏州协和1990年就注册了"协和"商标,比那些所谓的"正品"还早两三年。2006年还打过官司,法院判决:商标合法有效。南京大学的教授都出来说话了:这不是恶意抢注,人家有历史渊源。
更有意思的是,那篇爆文最后还带货,推荐的是苏州协和的竞品。你品,你细品,这到底是打假还是打击竞争对手?
后来法院判了:删文章、赔25万、公开道歉。苏州协和法律上赢了,但伤害已经造成了。到现在还有人问"这是真的协和吗?"人家只能在新包装上加一行小字:"请认准协和商标"。
一个拥有合法商标30多年的企业,最后要这样自证清白,你说憋屈不憋屈?
看完这两个故事,我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老国货倒下,总有人在后面偷着乐。
莲花味精倒了,鸡精品牌起来了;苏州协和被质疑的同时,那篇文章在给竞品带货。这些"巧合",真的只是巧合吗?
食品和日化行业为什么容易被攻击?因为涉及健康安全,最容易制造恐慌。老百姓的心理就是"宁可信其有",加上这些行业的专业知识普通人根本不懂,什么谷氨酸钠、什么食品添加剂,听着就吓人。
更可怕的是,造谣的成本太低了。编个故事,P几张图,找几个营销号一转发,分分钟10万+。但辟谣呢?你得请专家、做检测、发声明、打官司,花几百万、上千万都不一定有用。因为"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谣言像病毒一样传播,真相却像老牛拉车一样慢。
这些被谣言伤害过的品牌,现在怎么样了?
莲花味精经历了破产重组,现在慢慢恢复了元气,去年净利润重新过亿。但早就不是当年那个行业老大了,市场被各种鸡精瓜分得七七八八。
苏州协和还在坚持,新包装上那行"请认准协和商标"的小字,既是提醒,也是无奈。但至今都还有消费者质疑,到底哪个协和才是正品。
写到这里,我真的挺心疼这些老国货的。它们踏踏实实做了几十年产品,养活了成千上万的工人,贡献了税收,服务了消费者。结果就因为几句谣言,几篇黑文,就被打入冷宫。
这公平吗?当然不公平。但这就是现实。
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当你看到那些耸人听闻的消息时,当你准备转发那些"震惊体"文章时,能不能多想一秒:这是真的吗?有证据吗?消息来源可靠吗?
因为你的一次随手转发,可能就是压垮一个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些被你转发的谣言伤害的,不只是一个品牌,而是背后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计。
那些在谣言中倒下的老国货,它们的故事在提醒我们: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保持独立思考有多重要。别让谣言毁了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别让我们的轻信成为别人商业战争的武器。
老国货不易,且用且珍惜吧。
来源:张小暖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