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犹记得在上世纪的时候,徐志摩的第一段婚姻,是家里包办的,让妻子在家里独守空房很多年,最终这段婚姻没有走到最后,他也遭到了不少的谩骂。然而在娱乐圈中也有同样的事情,所幸的是这段婚姻一直在持续着,他们两情相悦,他就是钱波,他让妻子独守国内十几年,他去了日本学习。归
犹记得在上世纪的时候,徐志摩的第一段婚姻,
是家里包办的,让妻子在家里独守空房很多年,
最终这段婚姻没有走到最后,他也遭到了不少的谩骂。
然而在娱乐圈中也有同样的事情,
所幸的是这段婚姻一直在持续着,
他们两情相悦,他就是钱波,
他让妻子独守国内十几年,他去了日本学习。
归来后也没有属于自己的孩子,二人只能与宠物狗相伴。
这种结果,不免让很多唏嘘。
钱波1964年出生在北京的胡同里,家里满是药味和音乐声。
父亲是外科医生,手术刀使得利索,
闲下来还能拉一手小提琴,母亲也是医院的护士。
家里常放着古典乐,钱波小时候就跟着哼,
觉得音乐比药瓶子有趣多了。
父母盼他当医生,可他偏偏迷上了戏台上的光影。
小时候,胡同里的大人小孩爱凑热闹,
逢年过节搭台唱戏,他挤在人群里,眼睛亮得像灯泡。
文革那几年,日子不好过。
父母被下放到农村,钱波寄住在亲戚家,
饭桌上总觉得矮人一头。
东家一碗粥,西家一件旧衣,他学会了看人脸色,
也摸索出生活的门道。
这些经历像刻在骨子里,后来演小人物时,
他总能演出那种酸涩的滋味。
父母回来后,觉得亏欠他,没再逼他学医。
17岁那年,北京人艺招生,
他挤过人山人海的考场,成了那年最年轻的学员。
1985年,21岁的钱波毅然决然地做出一个大胆决定:
辞去北京人艺的稳定工作,奔赴日本学习表演。
家里人劝他,国内前途正好,何必去吃那份苦?
他却觉得,演戏得有更宽的眼界。
抵达日本后,现实给了他一棒。
语言不通,课堂上老师讲得云里雾里,他只能硬着头皮记笔记。
课后找同学聊天,人家几句就跑了,他急得满头汗。
后来,他在街头遇见个落魄的画家,
买点吃的,陪着聊一宿,才算练了点日语。
学费贵得吓人,父母帮不上忙,他只能边学边打工。
餐馆刷盘子、修地铁、疏通下水道,啥累啥干。
站几个小时,换来的钱刚够一顿饭。
晚上回宿舍,累得倒头就睡,
可一想到表演,他又咬牙爬起来。
慢慢地,他融进了日本的生活,
老师都夸他像本地人,啥行当都门清。
没放下演戏,他接了些小角色,
在当地华人圈有了点名气。
后来还在电视台当主持人。
1988年,钱波归国探亲,父母便忙着为他张罗相亲之事。
女方是北京本地人,温柔大方,
工作体面,对他这个留学生挺有好感。
钱波也觉得她踏实,第二年两人结了婚。
可婚礼刚办完,他就回了日本,
妻子留在他父母家,守着空荡荡的日子。
钱波自知有负于妻子,因而在信中总是提及,
待学业有成便归来。
可日本的事业越做越大,
他在当地拍戏、主持,名气不小,舍不得放下。
妻子从没埋怨,每次通电话都说让他安心学。
每年仅能见一两次面,那相聚的时光短促得仿若眨眼之间。
两人商议着不要孩子,他们觉得如此这般对彼此皆为公平。
日子一晃就是16年,妻子从年轻姑娘变成了中年妇人,
头发里有了几根白丝。
钱波心里不是滋味,可梦想像根绳子,
拽着他往前走,他也一直没有放弃。
2001年,他于北京购置房产,
欲给妻子一个家,然而依旧未能痛下决心归来。
直到2005年,国内有导演找他拍戏,他这才收拾行囊回了国。
回国后的钱波,他像是到了另一个世界,
有时候显得格格不入。
国内影视圈变化太大,他在日本的表演路子有点跟不上节奏。
拍完一部戏后,他接连三年没啥活儿,只能靠演话剧撑着。
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和妻子养了两只狗,
起名叫黄豆和黑豆,当成孩子一样宠。
晚上睡觉,一人抱一只,家里总算有点温馨。
2008年,他于电视剧中饰演一小县令,
由此渐渐寻回了感觉。
之后,戏约多了起来,他在电影里演小人物,
电视剧里演官员,话剧里演江湖骗子,角色多得数不过来。
他不挑主角配角,只要能演就行。
圈里人叫他“百变怪”,因为他演啥像啥,
慈祥老人、阴险恶棍,切换得无缝衔接。
2010年,他在《茶馆》中饰演的江湖骗子,
演得油滑且生动,令观众直呼过瘾,一时间他就火了。
从那以后,他的名字在圈里越来越响,
可观众还是常叫不出他的名字,只记得“那个谁”。
他并不在意,只觉得若能让角色被人铭记便足矣。
在随后的十年间,他步入了事业的巅峰期。
电影、电视剧、话剧,各种角色轮番上阵。
他演过陪审员、医生、太师,啥角色都能驾驭。
2023年,他在热播剧里客串了个小角色,
照样让人印象深刻。
如今61岁,他依然戏约不断,导演们都抢着找他,
说他能撑起整场戏的老戏骨太少见了。
在一档节目中,他说过,他在国外差不多有二十年的时间,
和妻子结婚后,两人算是精神上俄支持,
妻子是服装设计师,他的造型基本都是妻子给他打造的。
当主持人问两地分居怎么个精神上支持,
他说妻子喜欢看他的表演,
几乎每部电视剧、电影她都看,
说他的表演是不像表演的表演。
这恐怕是对他最好的评价了。
也难怪他戏约不断。
事业上风光无限,生活里却有些孤单。
由于多年分居,钱波与妻子膝下没有孩子。
两只宠物狗黄豆和黑豆成了他们的精神寄托,
每天遛狗、喂食,家里总算有点热闹。
可惜狗狗寿命不长,2016年和2017年,两只狗相继离开。
钱波难过了好一阵,还把它们的骨灰做成吊坠,随身带着。
2018年,他于剧组捡到一只流浪狗,
为之取名“二毛”,这只狗自此成为家中新成员。
他和妻子把二毛当孩子养,日子过得平淡却温馨。
晚年,钱波和妻子搬到北京郊区,
住进小院子,种花遛狗,偶尔接戏。
不知道他看到别人家儿孙满堂,他心里是否有点酸涩。
十六载的分离,令他错失了太多的时光。
他从不后悔追梦的选择,但对妻子的等待总是心怀愧疚。
如今,他喜欢写写书法,日子过得安静,脸上多了几分满足的笑。
头发也白了,老了好多,照片中,只见他抚摸着狗狗的头,
像对待孩子一样温柔,还配文“吃蹄花长大的萱萱”。
回看老戏骨钱波的人生,有的人说他太自私了,
为了追梦,就撇下家人这么多年。
但是人生总有那么些个遗憾,
他也曾说过,如果没有缺失那20年,
或许他的成就会比现在高点,会有另一种可能。
但是人生哪能重来呢?
信息来源:
《男人世界》栏目
《马兰花开》栏目
来源:酒馆茶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