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秋,湖北鄂州华容区的无人机培训基地里,一场“新农人”培育计划正在火热进行,来自农民、社区工作者、建筑行业从业者、设计行业人员等不同背景的学员在这里掌握“一技之长”,共同开拓低空经济的广阔蓝海。
《中华儿女》2025年10月 第10期 总第605期
初秋,湖北鄂州华容区的无人机培训基地里,一场“新农人”培育计划正在火热进行,来自农民、社区工作者、建筑行业从业者、设计行业人员等不同背景的学员在这里掌握“一技之长”,共同开拓低空经济的广阔蓝海。
全国青联委员、鄂州市政协委员、湖北航空高级技工学校(简称“湖北航校”)培训中心主任王小亮,是他们的引路人。
今年,王小亮投身低空经济领域整十年,几番风雨,几多收获。
今年,王小亮当选第十四届全国青联委员,第一次走进人民大会堂,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和党中央致词,备受鼓舞,倍感振奋。
作为低空经济领域从业者,王小亮表示,深感时代进步迅速和自身责任重大。“我将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依托湖北航校在低空经济领域沉淀,加大鄂州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力度,联动跨界资源,培养更多低空经济不同应用场景实用型人才,凝聚引领更多青年投入低空经济建设事业,以实际行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奋力书写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助力家乡迈入智慧农业时代
湖北鄂州蒲团人王小亮,从小喜欢航模、机器人。“我是理工男,但我不大喜欢待在电脑前,我更喜欢广阔的大自然。”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加入联想集团,五年后已晋升为技术主管,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原本以为日子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过下去,命运却安排他与儿时的梦想再次相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无人机农田作业,一个小时便能轻松完成七八十亩地的农药喷洒任务。”
这一幕深深地震撼了王小亮,他又迷上了无人机。用无人机喷洒农药,这让他兴奋,也坚定了他回乡创业、投身“飞手”培养的决心。
2015年,在与妻子商量后,王小亮辞去联想集团技术主管的职位,卖掉荆州的房子,带着妻子和5岁的女儿回到家乡鄂州创业。他先到山东、江苏等地无人机生产企业调研学习,深感智能科技行业发展迅猛、前景广阔,也看到了未来无人机在“低空+农林植保”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经过一个月的市场考察,王小亮创办了鄂州市青蜂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从广州某公司引进了8架全自动作业无人机,组建湖北省首支无人机飞防队,专注农业植保服务,开始靠科技指导无人机服务“三农”。
虽然整体市场环境并不乐观,但鄂州作为鱼米之乡,农药喷洒的需求十分旺盛,这为王小亮的事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平台和机遇。王小亮带领团队敏锐抓住时机,深入梁子湖的田间地头,操控无人机在沼山农田上空进行盘旋喷洒。“我们选择这些区域是因为地势平坦、连片面积广阔,这样能大大提高喷洒作业的效率。”
“无人机是啥?不就是个玩具?还能干农活?”当无人机第一次出现在蒲团农田的上空,村民们的惊奇和质疑一并而来。
“当时村民虽然种田的经验丰富,但对现代农业了解甚少,科技支持农业的知识更是匮乏。”王小亮理解大家的质疑。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不仅提供无人机打药服务,还同步开展农技知识培训活动,旨在提升农户们的现代农业知识水平。每当无人机飞到农业喷洒农业的时候,总会吸引很多村民驻足观看。王小亮给他们耐心地解释无人机的工作原理,让他们亲眼看到、真切感受到无人机在施药效率上远远超过了传统方式,不仅大幅节省了农药和水资源,还确保了施药效果的均匀性,真正实现了“减药增效”的目标。
凭借“人工效率提升60倍+农药减半+省水90%”的硬数据,王小亮的飞防队让2000多户种植户对无人机实现“路转粉”,将“无人机是玩具”的偏见,扭转为“新农人必备技能”。
2019年,在鄂州市返乡创业大赛上,王小亮的无人机创业项目凭借其深厚的实践积累和广阔的行业前景,脱颖而出,荣获冠军。
随着农户对无人机的需求不断增加,王小亮积极说服亲朋加入“飞手”队伍,无人机强大的功能也吸引了不少对无人机技术充满好奇的农户。蒲团乡的农户任磊在多次观摩后,也对这项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觉得这件事可行。了解到无人机植保的神奇效果,我找到了王小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任磊找到王小亮,试用后,任磊深深被无人机喷洒农药的精准度所吸引,他不但信赖无人机植保,而且自己也学起操纵无人机。“只要掌握了基础的操作技巧,就可以轻松上手,购买一台无人机不仅方便自己,还能为周边农户提供服务。”任磊说。后来,村里很多和任磊一样的农民也学会了无人机技术,他们不仅掌握了操作技巧,还为王小亮的团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成功转型为无人机农业植保领域的专业人士。
至2021年,这支专业的飞防团队已为众多种植大户提供了无人机打药服务,累计覆盖面积超过30万亩/次。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田智慧化和规模化管理不断加强,使得耕种管收的每个环节都逐渐标准化。农业无人机在“管”的环节发挥出的重要作用,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新农人接纳。王小亮欣慰于家乡这样的变化,更自豪于这样的变化来自于自己。
此后几年间,王小亮团队的服务范围迅速扩展至新疆、广东、四川、陕西、江苏等地。“对于我国这么大的农业区域、如此复杂的农业场景和各类作物,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无人机都能够比较完美地适配。这就是无人机在‘管’这个环节到现在为止发挥的最重要的作用——助力国家粮食安全。”科技赋能农业,无人机翱翔田野,王小亮带领团队将助力家乡迈入智慧农业时代的经验,传播到更远更需要的地方。
王小亮(右三)进行无人机驾驶员培训
着重人才培养,联动跨界资源
2024年和2025年,低空经济连续两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这一新兴经济形态的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深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改革,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低空经济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发改委在2024年12月27日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
无人机作为低空经济的重要应用载体,被誉为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其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已经相当成熟。已在无人机植保领域深耕多年的王小亮,敏锐洞察到这一趋势,“低空经济这一新兴经济形态,不仅涵盖了无人机的研发与制造、飞行服务,还包括教育培训等多个细分领域,已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随着低空经济的迅速崛起,无人机培训市场必然蕴含着巨大的商机。”他果断决定进军无人机培训领域,与湖北航空高级技工学校携手合作,在鄂州市成立了首家由民航局授权的专业无人机驾驶员培训机构,正式踏上了新领域的探索之旅。
也是从那时起,王小亮把重心逐步转移到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上面。无人机培训业务的开辟并非坦途,他坦言期间困难重重,很多事需要在摸索中前行。有时,王小亮会感慨万事皆难,但他从不抱怨,而是直面挑战,寻求突破,再出发。过去一年间,湖北航校已承接多家单位的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及考核发证工作,累计培训人数超过300人,推荐就业人数100余人,探索形成了“政企校协”协同育人的新模式。
王小亮带领团队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聘请经验丰富的无人机教员,为学员们传授无人机飞行原理、安全规范、维护保养,以及各种实际应用场景的知识和技能。“我们还针对农业植保、森林防灭火、应急救援、航空测绘、编队表演以及环境监测等实际应用场景进行深入教学,致力于培养本土无人机操作人才。”
“今年以来,农业植保无人机技术方面我们就已经培养了60多人。”王小亮说。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郭垱村村民郭浩正是带着这样的目的来学无人机技术:“家里有十几亩地,想学学无人机植保,种田省省劲儿。”
在这里,学员们在这里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涵盖理论基础和飞行场地实操训练。一旦通过民航考试并获得机长执照,便可以投身于低空经济领域的各种工作,如吊运、植保、应急救援、航空测绘等。“学员们经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后,不仅能熟练掌握无人机操作技能,还能获得民航局颁发的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拓宽就业渠道。”王小亮介绍道,“我们已将无人机操作员培训、应用推广、技术咨询及高质量就业等多项业务融为一体,以便能够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
王小亮的关注并不仅是无人机技术,同时拥有专业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湖北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考评员身份的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与专业知识,牵头优化无人机喷洒系统,针对不同作物、病虫害特点,带领团队研发专用喷药模式,确保药效最大化。
王小亮工作很忙,日程总是排得紧凑。但即便如此,他依然抽时间走进校园,为中小学生开展航空科普教育,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增强航空安全意识、促进科学素养提升。“我发现小朋友对无人机都没有抵抗力,他们看到螺旋桨转动起来就集体欢呼。给他们讲解无人机原理后,每个人亲手制作一架属于自己的小飞机,很有成就感。”在王小亮看来,打造浓厚的航空文化和航空氛围,也要从娃娃抓起。
作为全国青联委员、鄂州市青联副主席,王小亮还计划联合更多有志青年、跨界资源,牵头成立“鄂州市青年低空经济发展联盟”,整合航空制造、数字技术等领域青年企业家,推动无人机在智慧城市、低空旅游等场景的创新应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王小亮说,随着无人机在表演、巡查、测绘、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低空经济必将蓬勃发展、前景可期。同时我国“飞手”人才缺口巨大,无人机技能人才培养势在必行,未来大有可为。
湖北航校无人机驾驶员CAAC执照培训班开班仪式
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
投稿邮箱∶eztswxcb@163.com
分享
收藏
在看
来源:青春鄂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