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售和套路,京东的双11靠什么赢?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14 19:37 1

摘要:10月14日,雷科技受邀来北京参加京东双十一发布会,今年双11的关键词很清晰:放心,省心,低价。毕竟零售的本质还是效率与价值。

京东正在重新定义“双11该有的样子”。

10月14日,雷科技受邀来北京参加京东双十一发布会,今年双11的关键词很清晰:放心,省心,低价。毕竟零售的本质还是效率与价值。

一是玩法持续“做减法”,用单件直减取代复杂满减,真正让渡选择权给用户;

二是供应链硬实力托底,用一万名采销的专业,守住“又便宜又好”的底线。

三是京东AI开始全面为C端和B端赋能。

看来电商平台们终于开始告别流量狂欢,转向价值深耕了。

不折腾:回归零售本质

京东今年的福利,核心就是 “不折腾”。按京东官方的说法,今年的主题是“告别预售不用等,没有套路不用算,消费需求不积压。”

图源:雷科技摄制

现货开卖不是说说而已,比如我在10月10日下单某品牌 AI 学习机给小孩,傍晚快递员就敲了门,这要是以前,各种预售条件下,等孩子收到都快放寒假了。

这种 “反套路” 背后,其实是京东对大促的重新解读。在电商行业普遍陷入“套路疲劳”的当下,通过简化规则、现货直发、真实低价,成功将用户信任转化为可持续的增长动力。

这种 “不折腾” 的福利,直接让增长变得扎实。京东官方数据显示,自10月8日双11开启至今:

独家定制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倍;

AI手机、AI学习机、AI眼镜等3C数码趋势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近2000个服饰、美妆、运动等时尚品牌商家成交额同比增长超200%;

治愈类、颜值类、IP类等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

家电家居重磅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超4倍;

本地生活携手商家数量超300万。

央视市场研究(CTR)最新数据更直观:数据显示,京东AP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47.6%,行业排名第一;家电、手机、数码、电脑等,京东带电品类订单量,同比增长超70%,持续领跑行业。

坦白来说,以“不折腾”为内核的双11策略,不仅让用户体验深度回归,也更贴合零售本质。毕竟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未来,随着消费者愈发理性,京东这种“反套路”的务实风格,将会成为行业竞争的新标杆。

在“2025年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京东还公布了一个小彩蛋:其将与动力电池龙头宁德时代、广汽集团共同合作,联合打造“一台国民好车”。

图源:雷科技摄制

在此次三方合作中,京东将主要发挥其在数据积累与渠道网络方面的核心优势。关于本次造车的具体车型、技术路线及合作模式等关键信息,京东表示,将于双十一期间正式对外披露。

不少人解读为京东开始下场造车,事实上,根据官方说法,这款新车是三方联合推出,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京东的角色更像是线上4S店,而不是车企,大家不必过度解读。

读懂京东,从读懂“采销”开始

发布会上,京东采销相关议题占据了近半议程时长,可见京东采销这个角色的重要性。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京东才能做到放心、省心、低价。

我们先来看看,采销在京东是什么样的存在。

要理解采销的重要性,首先要回归京东的核心模式:京东本质上是“采销一体”驱动的自营电商,其核心盈利逻辑是通过自主把控供应链上游的采购环节,再以零售端的商品销售差价实现收益。

这种模式下,采销团队是连接“上游供应商”与“下游消费者”的关键枢纽,几乎决定了供应链的效率、商品的竞争力与最终的利润空间。

图源:雷科技摄制

回溯京东的发展历程,采销的核心价值从一开始就被凸显。最初京东以 3C 数码产品切入市场,凭借“低价+高效供应链”的组合策略快速打开局面。

彼时的采销团队以刘强东为核心,其核心能力集中在与上游供应商的深度谈判,既要争取更具优势的采购价格,支撑低价的市场策略,也要保障货源的稳定性与交付效率,匹配“高效”的用户承诺。

可以说,早期采销团队的谈判能力与供应链把控力,直接奠定了京东在3C领域的先发优势,也让“买 3C 上京东”的认知深入人心。

图源:雷科技摄制

时至今日,采销岗位仍是京东自营模式的“核心支柱”,其职能早已超越“买货卖货”的基础范畴,延伸为供应链全链路管理者。

举个例子:近两年,AI PC不仅成为各大PC厂商争相布局的重点领域,也成为消费者选择PC时的重要考虑因素。但AI PC概念刚出来时,产业链的上下游都对发展路径和产品定义无法达成共识。

那时候的AI PC,仍处于水滴已形成,但仍未落入水面激起涟漪的状态。

京东采销团队通过深入分析海量数据、用户问卷访谈,并结合AI技术在云端与终端融合的实际应用情况,提前预见到AIPC的潜在市场需求,并和上游的合作伙伴分享了这些发现,共同探讨了多项创新应用。

京东采销团队还发现,在京东购买AI PC的用户群体更加年轻,大部分用户平时就有使用AI应用的习惯,例如码农、内容创作者等。他们购买首要考虑的是硬件参数、屏幕参数、电池的续航能力以及数据隐私保护能力等。

依托于用户需求,京东给上游供应链提出了许多软件生态开发建议,针对AIPC的芯片特性和用户需求,联合上游和软件开发商做出更丰富的AI独有功能,让AI PC的功能和软件生态都快速丰富起来。

某种程度来说,京东采销就是消费者与厂商之间的桥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买手”,他们既懂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也懂供应链的运转逻辑,在“人货场”重构的过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连接者与催化者。

这就是京东能做到放心、省心、低价的关键。

京东AI,无处不在

双11惊喜开放日的另一个主题,是AI。不过,要聊京东AI,我们得把时间倒转到一个月前。

9月25日,京东在JDD 2025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上,发布了AI全景战略,宣布未来三年持续投入,目标带动万亿规模人工智能生态。

大会上发布的核心产品与平台,覆盖从底层技术到C端工具、B端解决方案。

其中作为战略核心,JoyAI大模型涵盖3B至750B全尺寸参数,在推理效率、思考深度与工程性能上实现突破,目前已落地京东数百个场景。

去年4月,“采销东哥 AI 数字人” 曾以高还原度形象直播带货农产品;如今一年多过去,京东数字人已拓展至咨询导购领域,服务超 2 万家品牌。

图源:京东APP

同时面向普通用户的 “他她它 App” 同步上线,主打 “万能” 属性:既是万能博士,可提供健康、理财咨询及点外卖等生活服务,且通过视频实时互动降低使用门槛;又兼顾情感需求,打造 AI 社交星球与朋友圈,沉淀互动关系。

更关键的是,App 与线下硬件打通,用户可操控设备、共享数据,背后依托的 JoyInside 附身智能平台,能通过小型模块为机器人、玩具赋予 “灵魂”,区别于具身智能。

JoyInside 也迎来了2.0版本,为硬件装上具备长期记忆与情景感知的“大脑”,覆盖全年龄段陪伴需求。此前爆火的 AI 萌宠 “芙崽” 已接入该平台,登顶潮流盲盒榜并推出北京限定版;宇树、云深处等品牌机器人也借其实现表情、动作与语音的协同。

B 端布局则聚焦产业效率,尤其物流领域:物流超脑大模型 2.0 升级为多模态,通过全景监控提升15%操作标准化水平,资源调度提升近20%一线效率,人机协同提升超20%效率;“狼族” 系列设备覆盖物流全场景,已落地全球超 500 个仓库。

图源:雷科技摄制

京东 AI 战略的核心优势,在于跳出了技术炫技的误区,以场景需求为导向。可以看出,务实是京东AI的破局关键。

如今,京东AI生态已初步形成闭环,简而言之就是普通用户用 C 端 App 时产生的互动数据,能帮 JoyAI 大模型不断迭代升级;更智能的 JoyAI 又能让京东给企业提供的 B 端服务变得更高效;等 B 端效率提上去了,最终又会反过来优化咱们普通用户的 C 端体验。

这种环环相扣的协同能力,其他平台很难复制。在 AI 行业 “落地难” 的当下,这种务实能快速建立信任与口碑,毕竟,能创造实际价值的 AI,才是市场的最终选择。

写在最后:

如今消费者更趋于理性消费,京东今年给出的答卷,恰好戳中了消费者对这场大促的核心期待——务实,无套路、不折腾。

当平台把精力放在简化规则、夯实供应链、用技术提效上,双11就能从一年一度的促销,变成日常价值的延续。这样的双 11,才是消费者真正需要、行业真正该奔赴的样子。

来源:雷科技

相关推荐